发布时间:2019-07-15 来源:策划书
以下是由范文大全PQ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2019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2019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
一、 指导思想: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如下:每月定一个主题,每个级部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制定相应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月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年级)1、指导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佳节思亲的文章。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的思亲方面的诗歌,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课后收集描写秋景的古诗,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
(四年级)1、关于思乡的诗歌朗诵会。
2、中国传统节日由来故事会。
3、诗歌赏析《但愿人长久》、《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年级)1、带领学生到电脑室上网收集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诗歌、文章等。
2、指导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册。
4、举行资料展览会。
(六年级)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收集有关“思念”的诗句,开展赛诗会。
3、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
十月份:谁不说咱家乡好
(三年级)1、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
2、收集关于思乡的古诗。]
3、唱一唱自己的家乡。
4、写一写你心目中家乡的样子。
(四年级)1、收集常州名胜古迹资料。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介绍常州名人。
4、制作小报。
(五年级)1、介绍家乡著名景点。
2、说说家乡的历史名人。
3、夸夸家乡的土特产。
4、展望家乡的未来。
(六年级)1、了解常州的历史和风土民情。
2、开展实践活动,游览常州名胜古迹。
3、小练笔或当小记者介绍家乡著名的景点。
十一月份:感恩
(三年级)1、收集关于感恩节的知识,包括来源、风俗等。
2、制作感恩节贺卡,说说最想感激谁,为什么?
3、课后收集感恩节的诗歌,开展诗歌交流会。
4、根据生活中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排演小品。
(四年级)1、名文诵读。
2、收集父母对你爱的点滴进行交流。
3、照片里的故事。
4、制作感恩卡。
(五年级)1、(照片展)回忆长大的点滴,感恩父母。
2、(出示奖状或作业本)回想成长的足迹,感恩老师。
3、感恩生活中给过你帮助的陌生人。
4、欣赏绚丽的大自然,感恩自然。
(六年级)1、为父母做一件事。
2、唱一首歌献给父母。
3、给父母写一封信。
4、开展一次与父母同乐的活动。
十二月份:北小骄傲
(三年级)1、说北小——说一说我们的学校。
2、写北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北小。
3、画北小——挑一处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4、为北小设计一张名片。
(四年级)1、收集班级中为北小添彩的人事,作采访。
2、班级中评选“北小骄傲”候选人。
3、演讲:我是光荣的北小人。
(五年级)1、网上浏览中央电视台的相关“骄傲”评选,确立评选方向。
2、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骄傲人物,并准备采访他。
3、为“骄傲人物”设计一段颁奖词。
4、评选出班级里的十大骄傲人物。
(六年级)1、收集身边“感动”的故事。 2、开展一次“感动”的故事会。
3、写一篇专访:令你骄傲的北小人。
4、为北小做一件感动的事。
一月份:展望XX年(迎新春)
(三年级)1、为“展望XX年”为主题制作迎新年贺卡。
2、开展“珍惜时光,好好读书”演讲会。
3、上网浏览“孙中山先生”图片与故事。
4、收集并讲英雄故事。
(四年级)1、收集春联,背春联(网络)。
2、交流春联,学写春联。
3、了解天南地北的过春节的习俗(网络)。
4、介绍一种春节习俗,作一次图片展览。
(五年级)1、小结自己XX最骄傲和最失落的一件事。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新春寄语
3、仿写一段新春寄语,制作新春贺卡。
4、许下新春愿望,然后发到班级网页上,学生之间相互留言祝福。
(六年级)1、新春寄语(班级主页)
2、我的XX故事会。
3、制作新春贺卡。
三、关于课程的评价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对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评价应有新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教师、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价、鉴定。
(二)学生评价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学习态度。学生对活动的投入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能否认真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作好每次的记录并认真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设想等。
2、能力和方法。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观察思维、操作、表达等基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提高。在活动中,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和一些研究的方法。如资料查阅、实地观察、调查的运用、材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等。
3、品质发展。在研究中,学生是否培养了合作精神及虚心听取意见,乐于助人、自觉主动等品质。
4、研究成果。学生在研究一个阶段后,有没有如书面材料,口头报告、活动等展示型的研究成果。
(三)教师评价要求
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测评:
1、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组织、管理协调与应变的能力;
3、探索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评价的方式
评价形式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主要有教学实录、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展示、评比等。
在每个学期末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标兵”评选,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任洁(校长)
副组长:刘参、金淑文、
成员:余华琴、黄春梅、汤路、王玉华、秦燕、董瑞倩、李燕萍
2、管理网络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各班级
3、各部门实施计划(在学校总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自行制定具有年级特色 的活动方案)
4、课时安排
我们按教育局规定,合理全面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二课时,用于研究性学习每周一课时,一学期研究性学习20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并可与少先队,班组活动有机结合,充分保证基本教学时间的落实,发挥该课程的效益。
5、要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指导纲要》和《实施指南》,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指导能力。
6、尽可能多的组织活动给学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2019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
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然而,课程实施过程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与阻力,较多学校课程开设随意。追其原因一是理念性问题,过分强调文化学习使得综合实践课程边缘化;二是课程管理、研究、落实与评价等机制性问题,课程正常开设难以保障;三是专业性问题,学校课程综合规划能力缺乏、课程管理经验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和课程评价滞后,教师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薄弱、常态化实施过程管理和方法指导缺失,学校管理和指导的弱化和缺失等,直接影响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过程与方法
一、明确方向,健全机制,努力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
(一)政策引导,明确方向
学校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专门制定下发了《石桥镇中心小学关于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要求各完小认真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发展方向,规范课程实施。
(二)健全制度,确保实施
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
(1)中心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导处、教科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2)重视教研组建设。学校建立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具体负责落实全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管理和评价措施、指导开展活动等工作。
2.学校课程实施管理
(1)学校有课程总体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
(2)学校和年级每学期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学校制订学校学期课程计划,年级组制订本学期各年级段“年级实施计划”。
(3)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4)主题(课题)实施管理。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合作完成1-2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经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过程,并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
3.学校课程资源管理
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等线索、并且结合学校的校本文化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重视案例的积累,逐步实现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管理的网络化。
(三)考核评选,确保落实
1.视导校校到。为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我校从2019年起,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纳入了学校视导中,从中心小学、村级完小到教学点,实现教学视导全覆盖。
2.细化程序。每学期开展一次课程实施量化考核,督查课程开设情况,评价课程实施质量。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学校课程主题名称、开设与实施情况、学生满意度、方案的制定、活动流程概述等进行随机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查看综合评估学校课程实施情况。
(四)基地建设,拓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活动场所和资源,而学校现有的场所和空间是远远不够,为此学校千方百计挖掘社会资源,近年来依托我镇特有的人文、地理、经济资源优势,广泛联系并确立了一批较为固定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基地,如:①参观型基地(玛钢厂、龟山小流域黄桃园、自来水厂等);②实践型基地(官庄小学种植养殖园、白石头优质苹果基地、龙头大棚蔬菜基地等);③设计型基地(永盛玩具厂);④体验型基地(医院、敬老院等)。
二、挖掘潜力,优化调整,精心培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
师资配备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对现有学校教师而言,由于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专业培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师资问题。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在教师的选择与配备、培训与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立足教学实际,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教师和相关人员参与,学校初步事业心强、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兴趣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经过多年努力,现在我镇有1名市级综合实践活动名师、省特级教师,另有二十多名县、市级骨干教师。
1.发挥教师特长。将特长突出的教师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来,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2.挖掘教师潜能。各学校结合教师的业余爱好、兴趣倾向、知识领域等来安排课程师资,使现有教师资源得到最优的开发与利用。
(二)着眼校本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着眼校本研训,针对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交流研讨,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1.课程培训。利用暑假教师全员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使广大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性质、特征、目标和途径。
2.校本研训。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教研组,承担深化、拓展全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确定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方案。教研组双周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等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相关主题和记录,以确保教研组活动的规范开展。
3.选派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和省市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及课堂教学观摩,与课程专家和名师零距离接触。骨干教师培训结束后在本单位组织二次培训,汇报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收获,放大培训效果,把先进理念传达给每一教师。
4.专家引领。积极承办各级综合实践活动研讨活动,邀请省、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获得者、教学能手执教示范课,组织观摩学习,借专家和名师之手,引领课改方向,指导专业发展。
(三)依托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理论水平;可以指导教师主动搜集和积累素材,及时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省级课题《以中心校带村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并且获得了省教学成果研究一等奖。通过课题研究,有效的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科研含量,从而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教育、教学、教科等各项工作中。
三、深化研究,开拓创新,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
1.“以中心校带村小”资源开发模式。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围绕学校和周边环境进行发掘、筛选、梳理和归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资源,编制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从资源介绍、问题联想、主题生成、活动建议等方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内容保障和策略支持。
2.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以“资源包”为线索,围绕学校、年级、班级、教师四个层面制定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整体规划方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3.课程整合。把小学科学、品德、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多门课程中交叉重复或需要拓展的内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进行整合,统一调配课时和教师,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成果及效果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校在整体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一)课程开设 “常态化”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按标准设置课程,安排课表,配齐教师,开足课时,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行,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常态化。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安排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上课水平。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对课程开发、资源包编制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同时完善学校考核方案,对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学常规落实、参加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二)课程资源 “特色化”
我镇各所学校依托独特的地域环境资源、文化资源,提高课程意识,慧眼发现,用心打造,探索个性化实施方式,开发特色化品牌课程。如中心小学《乡情》; 官庄小学开发的《装潢的学问》;东温庄小学的《走进文明村》;大庄小学《窑文化》;大温庄小学《剪纸的学问》;拱齐小学《石英文化》;龙头小学《走进蔬菜大棚》等都开发出极具学校特色系列课程,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新型课程,它是衡量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一把尺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实验田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课程改革推向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为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