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倡议书
寒衣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按照民间习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前,市民往往选择在晚上到街头路边烧纸钱冥币,祭奠过世亲人,表达沉痛哀思。虽体现了徐州人有情有义的传统品格,但其副作用和危害性显而易见:一是深秋季节干燥风大,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二是市民多采取粉笔画圈、就地焚烧,地面留下白圈黑痕,难以清扫,塑料袋和棍子随手丢弃,纸灰随风飞舞,给环卫工人带来极大困难,严重影响卫生。绿地烧成“斑秃”,破坏了优美的绿化环境。三是焚烧至多路段烟雾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烟尘,对空气的危害无异于农村的秸杆焚烧,增加了雾霾的治理难度。四是多在人行道甚至是机动车道边焚烧,过往或散步行人为躲避纸灰行走在机动车道上,扰乱了交通秩序。
市民朋友们,为使我们所工作生活的城市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新鲜,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开展“告别陋习,文明祭祀”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在全社会形成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为此,我们倡议:
1、倡导文明祭祀新理念。积极倡导鲜花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会、撰写追忆文章等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使文明祭祀成为一种习惯。
2、倡导网络祭祀新方式。发挥网络时代优势,开展网上“献花”、“上香”、“短信”、“微信”、“微视频”等祭奠形式,足不出户缅怀亲友、寄托哀思。
3、倡导环保祭祀新要求。树立环保意识,在扫墓祭奠过程中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不污染空气河流,维护“美丽徐州”新形象。
4、倡导安全祭祀新规范。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自觉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及重要交通干线和路口、大街小巷等公共场所烧纸钱、冥币。
5、倡导以身作则新风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倡导新风,争当文明祭祀的带头人。
市民朋友们,移风易俗,告别陋习,给先人以尊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更加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让我们所生存的城市更加美好!
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年一度的中华民族祭拜逝者、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缅怀的社会新风,过一个绿色、文明、健康、平安的清明节,县文明办、县民政局向全体市民倡议:
一、科学祭祀。广大群众要选择既科学文明、健康时尚,且又有益于身心的祭奠方式。摒弃封建落后、庸俗愚昧祭拜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要以身作则,做科学祭祀的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群众科学祭祀。
二、文明祭祀。清明节前后是祭祀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封建迷信活动多发期,要自觉开展文明祭奠活动,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祭祀方式,倡导网上祭奠、点歌、留言、鲜花祭奠、植树祭奠、公祭悼念等方式,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用现代、文明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安全祭祀。维护公共安全,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广大市民的共同义务,人人都应该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不在山头、林地、墓地烧纸焚香、燃放烟花爆竹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祭祀活动。
四、节俭祭祀。积极弘扬庄重、简朴过清明的良好传统,倡导“简祭”、“薄祭”,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祭奠方式,以节俭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使清明节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节日。
五、环保祭祀。积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倡导通过诗赋、写祭文、家庭追思会等绿色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把传统的祭奠习俗用环保、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共同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还清洁明净于清明节。
在春风拂煦的清明时节,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你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共同携起手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低碳祭扫,文明清明”,以移风易俗、保护环境、倡导新风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生态富裕和谐的幸福纯净资溪作出应有的贡献!
清明节文明祭奠倡议书
全县广大市民朋友:
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个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时节,为了在全县营造一个“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优良环境,县文明办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倡导文明祭祀。清明祭扫,重在内容,体现文明。将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倡导以鲜花换烧纸、祈福条、网络祭祀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抒发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倡导安全环保。要自觉做到祭祀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他人生活。增强安全意识,严防火灾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不随意烧纸钱、撒冥币;不在墓地烧纸焚香和燃放爆竹;不在道路两侧和楼道等地焚烧冥纸。提倡家庭追思会、鞠躬默哀等环保时尚的祭祀方式。提倡文明出行,文明交通,车辆有序停放。
三、倡导祭祀先烈。大力提倡以纪念先人、缅怀先烈为主题的祭扫革命烈士和“网上祭先烈”活动,深切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珍惜幸福生活。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青少年学生要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人。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