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在这秋风送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金秋读书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渺小的自我眺望辽阔世界的窗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学生,扎实的阅读能让我们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放开眼界,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籍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启迪着我们的思想,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修身养性、明理达道,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窥古今之变、养浩然之气。
南山秋色两相高,正是读书好时节。面对潋滟秋光与袅袅秋色,古人往往逸兴满怀,壮思欲飞。书生意气的王勃登上滕王阁远眺,看见了晚霞紫烟,看见了山光霁色,挥笔便绘就了一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烂秋景。豁达开朗的刘禹锡被贬后,将哀愁与怨艾溶解于爽朗的秋色中,驾着凌云的鹤,遨游于万里碧霄之上,高唱出一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旷达秋歌。潇洒坦然的苏轼在一片残荷败枝、美人迟暮的萧瑟中独具慧眼,最爱那傲寒斗霜的秋菊,将逆境中这抹明丽的色彩幻化成蓬勃饱满的生机与希望,为友人赠上一份“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岁寒秋意。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古有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这一个个动人的读书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诗书阅读的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与思想精髓,也在读书中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然而在如今的中国,读书的优良传统却日渐式微,“不读书”也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大标签。近年来中国国民的人均阅读量持续走低,有读书习惯的人寥寥无几。反观国外,犹太民族人均一年读书64本,因爱读书被誉为最聪明的种族;北欧国家人均年阅读量达到24本,在法国和德国街头、地铁上和公园里,能看到很多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不读书的人是一个失去人生色彩的人,而不读书的民族也会渐渐丧失最珍贵的文化精神。
诗书文化的薪火,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代代相传。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能够为建设书香校园,推广全民阅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一份力量。
值此第十一届金秋读书节来临之际,我们倡议:
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浸润校园!
在阅读中,追寻前人的脚步,细细聆听传统文化的回响!
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不断学习,把握时代发展的脉动!
在阅读中,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