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创业计划书
引导语:你的事业要开始,一定要先做一个完整的准备,准备好了,后续的工作自然会顺利展开,那么,怎么写好创业计划书?来看看人家分享的创业怎么写的!
在去年 11 月底启动种子轮融资计划,12 月中旬完成。团队里我负责写商业计划书,今天拿过程作为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到刚走上创业路的朋友。
我们团队的状况是有一个产品网站端半成品、移动端原型图,有核心团队但没有技术合伙人,做的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方向。
动笔之前百度知乎百度了各路大神,总结了一个框架图:
一句话介绍:一款专注于投后管理的移动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的互联网理财顾问
行业背景:互联网理财市场的交易规模与用户规模均有极大潜力
市场现状:互联网理财用户增速放缓,第一批用户被转化完成
余额宝用户已经连续4个月增长不足 5%
网贷投资人中真实从网络转化的无相关从业背景者,仅5万人
淘宝理财、京东金融、新浪微财富等平台上线后,用户数并未快速增长
行业背景结论:市场需要一些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新的逻辑,来吸引更多更大范围的用户进入互联网理财市场
我们的思路是:专注投后管理,让互联网理财的现有用户能更清晰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同时也让徘徊在门口的投资人踏出在虚拟中的一步,未来有望进入真实的投资市场
我们对网贷用户的发现:投平台>投产品,并且对产品的细则与详情语焉不详。
我们的另一个发现:市场内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在引导用户变成“懒人”。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但这只解决了用户眼前的需求。
我们提供的核心功能
互联网理财账本:做到用户体验的相对最佳
互联网理财健康度监控:通过舆情与数据模型计算,对用户投资的平台进行健康度监控(类似 360 安全管家的模式),提示哪个平台已经高危了,哪个平台收益率远低于同行业平均值。
投资产品对比:我们希望帮助懒人用户们更方便的比较所投资的产品,以找到他们真正喜欢的和适合的。
投资组合优化:与健康度监控相类似,测测组合的情况,但更重要的是告诉用户优化的内容。即我们在第二个版本会加入的:推荐功能。
我们与懒人模式的区别:我们面向的是不想变成啥都不管的懒人的用户。我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自己动动手指,比较一下情况,再进行产品购买的决策。
我们的设计逻辑是想帮助这部分用户简化他们的比较与学习工作。因此,我们认为自己是用户的:移动互联网理财顾问。
我们坚信一件事:互联网理财用户会继续增长,但他们不会把所有的资产放在一款单一产品中。
我们为什么不强调社交?我们认为理财是很难形成社交的。除了股票交流这种高频圈子,大部分理财的社交都是由从业者贡献的。
我们在信息互动上,会做曝光 + 问答两款产品。
当然这还不止。由于项目是做一款 APP,我们还用 ProcessOn 和墨刀把产品的移动端原形绘制了下,并制定了与投资人交流的流程:
Step 1. 背景与市场介绍
Step 2. 产品原形演示
Step 3. 商业模式与团队介绍
Step 4. Q&A 与融资计划沟通
结果在沟通了几家之后,发现上述内容和流程有多个问题:
和投资人的沟通通常一次一小时左右,完整讲完 30 页 PPT 已经占用了 40 分钟,重点内容难以凸显;
第一稿中对市场规模、现状、趋势等的论证太繁复,懂的不讲就懂,不懂的讲了也不懂;
产品功能的演示在种子阶段意义不大,反而容易让投资人过多关注功能细节;
对想象空间的描述过于审慎,对团队的介绍也太务(diao)实(si),缺乏亮点;
内容虽多,但在融资后的发展计划上着墨太少,且由于安排在功能之后,往往没时间细聊;
最重要的是,团队在描述愿景时的自我的自信心不足——创业者自己都对项目信心不足,怎么能指望投资人有信心呢?
后来和一个关系较好的投资人聊了下,发现网上所谓的 BP 教程基本是针对 B 轮以后状态的,因为融资金额高且含有机构行为,所以需要尽量详细、完整的信息便于估值。
而在早期项目中,基本只要在 BP 中回答三个核心命题即可:
项目价值:短期——如何获得第一批用户?长期——市场与想象空间多大?
项目团队:现在有哪些人,股份分配情况如何?融资完成后团队如何建设?
融资计划:这轮想融多少钱,怎么花?下一轮准备什么时候融,怎么花?
基于上面三个命题,我们推翻了原来的计划书,把所有文字与图表信息做了尽可能的简化,最终把内容精简到了六页。
第一页,市场容量与分阶段主打用户
第二页,定位与第一版核心功能简述
第三页,未来市场想象空间与切入点
第四页,团队结构与角色
第五页,产品一年期迭代计划
第六页,产品此轮融资目标与财务计划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