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调查报告精选

发布时间:2018-06-14 来源:调查报告

城镇化调查报告精选

  一、概述

  十八大后,我国城镇化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虽然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而解决当前的矛盾和问题是城镇化提升的重要内容。本文浅析了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些问题,并就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给予了相应的分析。60年城镇化发展,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在一个农业分量很重、正在加速工业化的大国,如何发展城镇化,是一个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全新事业。60年间,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走出了一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60 年前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对贫弱的局面,首先升腾起的是工业化的梦想。正是工业化的发展,带动着城镇化的进程。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大项目带动了城镇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在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速,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也成为议论的焦点。

  二、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由我国学者创造的新词汇。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也有众多解释。一般学者定义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包括四个方面: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 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对进一步理解其本质特征是有益无害的。

  三、城镇化发展的问题

  1.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 担,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伴随着 人口增长。但增长过快,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 力和自净能力,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然而据调查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的小 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的人口流进小城镇,这无疑给小城镇的交通、住房、教育 医疗等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考验,同时大量的待业者就业困难,这将给严重影响城 市的社会治安。

  2.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仍局限 在大城市,新兴小城镇的建设基本处于缺乏规划的无序状态,小城镇的建设带有很

  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零乱,工业区、居民区等交错分布,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不仅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不便,同时也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了环境治理的 难度;有的小城镇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城镇的水、 电、煤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布局、存在重复布局、施工的现象,不仅造成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 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3.乡镇企业中的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国乡镇企业的显著特点是布局分散,在环境管理不便、污染治理困难的难题。此外,乡镇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落后,设备陈旧,职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由于乡镇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和配套的污染治理设施是乡镇企业在经济上所不能承受的,同时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也缺乏应有的环境意识,致使现今众多乡镇企业中严重环境问题的产生难以避免。

  4、谓“被城镇化”,可分解为土地的“被城镇化”和农民的“被城镇化”。最近舆论热炒的“鬼城”蔓延,就是土地“被城镇化”的集中体现;而农民的“被城镇化”,则是指一些地方的农民被强制交出原有的承包土地、宅基地和住房,得到的只是新型社区的一套楼房和少量补偿,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都付诸阙如。这样一种“城镇化”,实际上演变成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其本质是对农民利益的剥夺。它一方面加剧拉大了贫富差距,制造和激化官民矛盾,埋下社会不稳定的种子;另一方面又制造出大量“空城”、“鬼城”,放大并积累了房地产业本已存在的泡沫,催生出产业危机和金融危机,与中央推进城镇化的宗旨和目的南辕北辙。

  四、城镇化过程中婚姻问题

  我们根据问题发布了调查问卷

  如果您选择恋爱对象  [矩阵单选题]

  您父亲对您选择结婚对象的意愿

  五、问题分析: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儿女婚姻的问题上有些许的小改观,北京的家长都愿意自己的儿女找北京的对象,同时也有部分家长的观念改变了,同意自己的儿女找个外省事的对象这是一个观念的转变,然而儿女的个人意愿,也有所转变,婚姻是一般社会人的人生中必然经历的阶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离不开对婚姻本身恰当合理的认识,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如何看待“婚姻”这一概念的呢?对于婚姻与爱情的关系,0.74%的受访者认为“婚姻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其余9.26%的受访者认为“婚姻中有爱情最好,没有也无所谓”。同时在如何定义婚姻的问题上,81.48%的受访者选择“婚姻是爱情的升华”,

  3.7%的受访者选择“婚姻是爱情的坟墓”,1.85%的受访者选择“婚姻是繁衍后代的义务”,另有12.96%的受访者发表了其它看法,在此不一一列出。另外对于婚姻与金钱的关系,88.89%的受访者表示“要累积一定的经济基础才与相爱的人结婚”,5.56%的受访者表示“只要有爱情就可以结婚,不需要考虑金钱”,5.56%的受访者表达了其它观点,在此不一一列出。由此不难看出,在大多数当代大学生的心中,“爱情”仍然是决定婚姻的关键性因素,但这个“爱情”并不是独立于其他一切存在的,而是与现实环境紧密相连的,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证才能做出结婚的决定。当然也有小部分人(5.56%)把婚姻看做“纯粹的爱情”,不需要其他东西,这种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但我们并不提倡,因为无数事实证明只有爱情的婚姻其实是难以维系的。在回答“结婚是否只是两个人的事”这一问题时,72.22%的受访者选择“不是,要考虑家人或朋友的感受”,20.37%的受访者选择“是”,7.41%的受访者选择“不是,要为下一代着想”。而在看待大学恋爱与婚姻的关系上,87.04%的受访者表示“真心相爱的话,大学恋爱有可能会发展成婚姻”,7.41%的受访者表示“大学恋爱只是玩玩而已,与婚姻无关”,5.56%的受访者发表了其它看法,在此不一一列出。可以看出,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恋爱时就已经多多少少地考虑以后会不会结婚的问题,在考虑这一问题的时候,他们还会顾及身边其他因素,而不光是两个人之间的感觉。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只是与对方的“现在”相处,只认识他或她目前的一切或大部分。一旦结婚,就意味着不仅要接受对方“现在”的所有,而且要接受对方的“过去”并与之一起开展新的生活。“过去”包括他或她的父母至亲、生活习惯、成就或挫折,以及可能影响现在的一切往事。恋爱不必涉及家庭,而婚姻必须涉及家庭,并且婚姻本身就是为了建立新的家庭。这样看来,用概念来形容恋爱和婚姻更为妥当,这是人生的两个有密切关系但很不相同的概念,互相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替代互换。虽然都是以两个人,即使是相同的两个人为主体,但涉及的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别。恋爱与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自针对两个不同的范畴,如果在一个范畴里运用属于另一个范畴的概念,并被这个错位的概念引导行事,则做错事的机会就会大增。也就是说,如果在恋爱的时候要考虑很多在结婚时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你的恋爱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例如,交男女朋友时就要立即考虑家里人是否同意接受,而不是关注两个人本身是否真的适合一起生活?如何使两个人相处得更快乐甜蜜?等等。反过来,到了结婚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却与恋爱时仍然一样的话,婚姻也难以圆满。

  六、结束语

  城镇化的更好发展将推动我国城市与农村、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合理发展。因此,认识好城镇化发展的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生态的、和谐的发展模式,以推动我国城市、农村的发展,推 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作文问卷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尽职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模板行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模板环境调查报告企业调查报告大学生调查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实习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