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调查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19-05-18 来源: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上海市

  调查内容:关于市民诚实守信的调查

  调查方式:记者采访调查

  XX年,由上海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成的课题组,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展开调查,调研结果显示: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中并未得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当时曾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两年之后,在衢化有个无人菜摊,这个摊上的萝卜、盘子,由过往居民自行称重、找零,一个多月下来,分文未差。有人问摊主,难道不担心有人拿了萝卜不付钱么?摊主回答得好,拿了不付钱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在困难,这种人,就是不拿,也会接济;另一种,就是没素质的人,碰上这种人,只能对他摇头。

  2月9日,记者专程在这个无人摊前等候2个小时,这期间,虽然有不少人驻足研究这个无人摊,却未出现“拿了就走”的情况。其中就有一位开车的女士,下车挑了2个萝卜,称重后显示为1.5公斤,她放下3元钱才离去。另一位男士则挑选盘子后,不满意走掉了。

  对此,本报对50名网友进行了随机调查,所有人对这样的做法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当下全社会遭受诚信危机时候,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是对诚信最好的注解。现状:曾因别人不诚信而吃亏“别的不说,就说现在那些乞讨的人,到底有几个是真的因为贫困而乞讨的!”网友sun说,小时候她都会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但现在她已经对乞丐熟视无睹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他们骗多了,怕了。

  在调查中,有39个受访者就在社会上曾因别人的不诚信而吃亏,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原因之一。

  “真的有这样的人吗?千分之一概率吧!”记者告知衢化有个让居民自己称重、自己找零的摊子时,不少受访者有这样的质疑。

  对于“目前社会的诚信状况是否影响您对他人的信任感?”这一选项中,有23位受访者认为“有影响”,18位受访者认为“有一定影响”,仅有9位受访者表示“不影响”。

  虽然有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他人的信任受到社会不良诚信事件的影响,但当问及面对自己称重、找零的摊子,会如何做时,有41位受访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会自觉称重、找零”。未来:如何重塑社会诚信体系

2019年关于调查报告4篇

  做好自己是根本。――网友“交警叔叔”

  “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行为出发,自己讲诚信,相信总有一天整个社会都会回到一个讲诚信的氛围。”这是网友“交警叔叔”的一番话,这与教育专家郑委所倡导的“私德组成公德”一脉相承。

  树立守信的标榜,如古代立碑立志,现代做报道宣传。

  ――网友“天高云淡”

  除此之外,“天高云淡”说,还应该通过中小学生来宣传守信,并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这一办法已在发达国家广为使用。

  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诚信列入个人档案。

  ――网友“鱼子”

  “鱼子”认为,社会制度设计时应考虑不诚信行为成本,比如银行的个人信用档案,一旦进入信用黑名单,就会影响其今后的贷款等。有这么一个制约因素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的诚信。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

  目    录

  一、  前言

  概述礼仪的重要性,引出“礼仪教育”的主题

  二、  调查提纲

  三、  调查结果

  公布问卷调查情况

  四、  调查报告

  1、        我国礼仪教育的状况

  2、        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3、        礼仪教育  从小开始

  五、  调查总结

  调查感想和调查建议

  一、前  言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 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

  然而,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我国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为了了解情况,笔者对此作了调查。

  二、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了解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

  二、调查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调查群体一定要广,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调查步骤:1、确定调查主题

  2、选好调查问题

  3、开始调查,并做好记录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四、调查对象:幼儿教师、学生、德育工作者、社会人士

  五、调查方式:网络问卷和社会调查

  六、调查范围:校园及社会

  三、调查结果

  由于时间和经历的限制,笔者调查的范围并没有展开。也许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但整体反映了人们对礼仪及礼仪教育的看法。现将调查问卷与部分回答公布与下:

  问卷

  1、你认为中国现在的礼仪教育完善吗?表现在哪些方面?完善或不完善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什么时间进行礼仪教育最合适?(指系统的礼仪教育)

  3、你接受过礼仪教育吗?如果有,来自哪?(家庭还是学校,系统吗 )

  4、如果你是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吗?

  5、你的年龄,职业?

  回答一、

  1.  不是完善,而是空白。我们的教育者的口号都是〔发展经济〕,谁还顾得上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必须联系社会的风气,不改善社会素质,任何时候的教育都是空话。

  3.没有。主要是自我加强修养。

  4.非常同意,即使作用不大。

  5.63年生,普通百姓。

  回答二、

  1、当代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礼仪教育吗,我看没有吧。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不过现在哪有什么礼仪之邦的风范。那些不绝于耳的污言秽语等都说明了当代中国的礼仪教育是失败的。孩子们学习礼仪等方面的东西,小时候是从家长那言传身教的,但大部分家长自己的一些陋习总会影响着孩子,我希望以后家长们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展现这些陋习了。另一方面现在学校对这些事情的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也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2.我认为系统的礼仪教训从上学开始就应该系统学习了,不过应该用轻松与愉快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哪些行为合乎礼仪,不能把这种教育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家长也应该做好榜样,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家长们的优点。

  3、至于我的礼仪教育,我认为来自书本中。

  4、如果我是家长,我同意自己的孩子接受系统的学习。不过前提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愉快,当然本人也得以身作则啦。

  5、年龄二十,在校大学生。

  回答三、

  我近50了,从事幼教近30年。我虽没经历系统的礼仪教育,但受过祖辈及父母和老师的传统礼仪的熏陶,主要途径是通过日常生活养成。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礼仪教育不完善,从人的素质的反映中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礼仪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认为礼仪教育应从小开始(我见过六个月的婴儿接受蒙氏亲子教育,效果挺好的)。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先成人,再成才。

  以上是我在网络上发表的问卷调查的回答,笔者对社会的调查问卷结果和上述一样。在城市里,人们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很高,这与人们的学历及文化背景相关,他们普遍认为应进行礼仪教育,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礼仪教育应从小做起。由于一些原因,我未能去农村调查。没有调查过是没有发言权的,但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对农村的礼仪教育我是不敢恭维的。

  四、调查报告

  一、       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

  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口号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所以,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礼仪文明的重建问题。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如果中小学礼仪教育长期缺席或滞后,带给未来社会的隐患绝不容小觑。

  倡行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在小学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  礼仪教育  从小开始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孩子大了,就会慢慢懂道理的。这样说来,幼儿还有必要进行礼仪教育吗?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 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的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 伪君子”。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家长把礼仪简化为礼貌,礼仪与礼貌毕竟是有区别的。幼儿是否要进行礼仪教育?著名婴儿教育专家姚念玖对此发表了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幼儿不宜提倡礼仪教 育和过多地参加礼仪活动。礼仪是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而礼貌是一种内在心灵的表现;讲究礼貌是个人 教养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幼儿某些礼貌带有礼仪的性质,是经过培养自然形成的。所以对于幼儿来说,首先应加强礼貌教育,礼仪活动往往时间长,有较大的约束性,不符合孩子的天性。她认为现在礼貌教育普遍还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不少独生子女往往以我为中心,不懂感激,不懂得尊重人,没有礼貌的习惯;二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缺乏榜样和气氛。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 五常”。

  五、调查总结

  有位哲人说过: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有人说: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我的礼仪老师也曾风趣的说:人类文明的程度是伴随着人类洗澡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的。作为学生,一名师范大学礼宾礼仪系的学生,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礼仪。

  在古代,“礼不下庶人”,礼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礼的表现便是三纲五常,鲁迅把他称为吃人的礼教。~以来,这种礼教被打翻了,礼仪教育便成了空白。社会的发展,又让人们拾起了对礼的记忆,人们认识到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没有礼仪。然而,现代社会的礼仪绝不是三纲五常,也非不下庶人的尤物。

  礼仪教育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这是当前应该做的。礼仪更是一种习惯,从小抓起是最好的,这比等他长大了之后再纠正要容易。礼仪是一个人的素养,当家长不能培养孩子这种素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让孩子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礼。所以我认为,在中小学开设礼仪课很有必要。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礼仪教材与礼仪老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老师,礼仪教育也只会成为一种形式与口号,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出现限制孩子思维的恶果。一本好的教材也同样重要,可悲的是一个礼仪之邦还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科学的适合孩子的礼仪课本。

  也许只有当人们把礼仪当作穿衣吃饭来做的时候,礼仪教育就不会再让我们担忧。那时,礼仪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无形的意识,也不会有无礼一说,真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值得让人欣慰的是,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礼仪相关的专业,这就为礼仪教育储备了师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礼仪教育一定会结出硕果。

关于学生课外负担调查报告

  为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了解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关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科研素质的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等方法进行,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中小学生,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学生负担情况说明

  根据调查题目我设计了相关问卷,并对相关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

  根据数据可知:大部分中小学生感觉自己负担稍重,并且中学负担重于小学,毕业年级重于其他年级。学生负担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校时间漫长。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5小时,高中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目前,很少有学校能够严格做到这一点。调查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在7到9个小时,大部分中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在9小时以上,绝大多数小学生每天放学后要写一个多小时的作业,大多数的中学生每天放学后要写高于一个小时的作业。这明显高于教育部相关规定。除此之外,我通过访谈等方式得知,少数学校还存在提前到校,推迟放学,周六、周日上课等现象,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

  2、父母期望过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学生认为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父母期望过高。由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成绩、文凭与以后的求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许多父母花钱送孩子去更好的学校,上更好的班级,花钱请家教,不仅增加了学习时间,而且让许多学习难以跟上的孩子增加了许多苦恼和压力。还有就是父母对孩子采取的不正当教育方式,对成绩好的孩子采取过多的奖励,对成绩不好的孩子采取惩罚,责备等。这样使成绩好的孩子变得高傲,使成绩差的孩子自尊心受挫。

  3、重复练习繁多。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订购资料,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还是组织了学生订购了其他资料,而且日常考试、测试情况较多,“填鸭式”的教育方法没能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对待问题生搬硬套,而且过多的测试,使学生承受太多的成绩压力,许多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真正面的重要考试时,学生反而不能以正常心态面对。

  4、缺乏锻炼身体素质跟不上。根据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占总时的10%到11%的比例,1到2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4节课时,3到6年级体育课和7到9年级体育课相当于每周3课时,而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大多数小学生每天锻炼只有半个小时,大多数初中生在体育课上锻炼,而体育课的课时也只有一到两节。这远远不符合教育部规定。

  二、负担产生原因分析

  1、家长教育太目的化。①家长总是将好成绩、好文凭与好职业联系在一起。家长普遍认为只要现在取得好成绩,将来才能有好的学校,才能有好文凭,将来才有出息。从小家中就不停的为孩子请家教,周六、周日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占用了孩子休息、娱乐的时间,阻碍了孩子爱好、兴趣的发展,忽略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②家长不认可成绩差的孩子。家长认为成绩差的孩子将来没有出息,对孩子进行各种说教,严重上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压力增大。③家长不按章出牌。家长认为上好学校就有好成绩,不考虑自己孩子智力水平是否跟得上,花钱让孩子上好学校,上更好的班级,孩子在这样的班级中难以跟上别的同学的步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感觉到自己的差距,自尊更受挫。

  2、学校教育引导离位。①老师素质不够。大多数老师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校教师在学生购买的资料的基础上,还组织学生购买许多的辅助资料,课堂上,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掌握相关题型,而老师本身则失去了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去钻研做题的新技巧,新方法,把解题技巧的掌握归于重复的练习。这种教育方式课堂效益低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老师对班上成绩差的同学采取不管不顾的态度,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降级等手段,使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和优生平等的关注,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②学校受社会,家长乃至教育本身的不适当评价左右,在减负问题上态度暧昧,学校不按教育部规定采取减少体育课时、周六周日上课等手段增加上课课时,企图用延长课时来换得高上线率。

  3、社会观念陈旧化。①许多大型企业将文凭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现在无论到什么地方应聘都有相关的文凭限制,而就像专科生有相应的技能但无相关文凭在竞争中处于劣势。②社会将学习成绩的好坏同学生的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用成绩好坏来评估一个人的价值高低。

  4、国家规范不到位。①教育部制定相关规定但实施不到位。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相关规定在实际中都很少落实到位,除此之外,教育部门在对学校对规范的执行的监督做得不到位,没有采取相关的惩罚措施,所以促使我国各大高校能明目张胆的采取各类措施加长上课时长,增加学生负担,增加学生压力。②教育部关于减负相关规定还有待完善。

  三、思考与建议

  (一)在学生负担问题上社会、家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①家长认为孩子负担过重是学校造成的。②少部分家长认为不能减负,担心孩子在将来的升学,就业中吃亏。③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可以通过花钱让自己孩子上考不上的更好的学校等方法提上去。④孩子只有通过高考考上好学校才有出路,艺考之类的道路在以后都不会有出路。

  (二)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1、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着力培养社会各界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评价观,调适社会心理。二是要加大关于素质教育常规的检查力度。三是要坚持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2、作为学校,一是要坚守教育法规,落实有关减负规定,在学生到校时间、作业等方面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业申报制,班主任协调家庭作业总量制,年级组统一布置家庭作业制等,加大对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检查力度,三是要组织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积极开展研究,大胆探索减负增效提质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广。

  3、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精练,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加强对典型题型的研究,精心设计、布置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重复劳动,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无味的劳动,提高作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力加强学法指导和作业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和作业质量,达到轻负担,高质量的目的。

  4、作为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对孩子作业的督查与指导,不要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增加课业负担。

  四、应该从哪些方面调适社会、家长心理

  1、减负决不是减去必要负担。

  要让家长知道:减负是以不影响教学质量为前提的,减去的只是一些机械重复的无效劳动,减去的是不讲方法的死记硬背呆练,减去的是过长的在校时间、过重的作业负担。

  2、学习应有适度、合理负担。

  要让家长知道: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知识经过识记后会遗忘,必须及时复习,常复习;对一种技能的掌握必须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因此学习应该有适度、合理的负担。认为只要课上听懂了,课后无需练习、复习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现在的考试题型变化多,考试形式活,综合性强,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深,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平时多思考,多练习。因此,学习必须要有适度,合理的负担。

  3、学习必须要有刻苦的精神。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普遍比较娇惯,不忍心看子女吃苦。要让家长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成才必须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娇生惯养,怕苦畏难是成不了大器的。

关于宿舍楼居住条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找出自己身边的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加以解决

  调查对象:11号宿舍楼部分同学

  调查方法:口头询问

  摘要:11号宿舍楼年久失修,虽然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生活需要,需要采取建设新宿舍楼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满足需要老化建设

  1、现状

  中心校区11号宿舍楼建于世纪初,为男生宿舍楼,现有6层楼,大约200个房间,1200名学生,分别来自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等,同学们睡觉在睡觉时间、没课时间都会在宿舍生活,因此每个同学都对自己身边的居住条件非常敏感。

  11号宿舍楼为6人间,上下床,床头有横版放书。还有一张大桌子供同学们平时用,此外门口两边分别有两个立柜供同学们放生活用品,这样的布局,在初建之时还可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生活要求。

  床头横版不能放很多书,大桌子严重老化,满足不了平时的书写需要,大家只能买小桌子在床上用,时间一长会腰酸背疼。最受诟病的是立柜,同学们的东西很多,一个立柜根本放不下所有的东西,何况最上面那个柜子不睬着凳子是够不着的,这就让同学们意见非常大。没有阳台,晾晒衣服非常不方便。另外,由于宿舍楼建设时间比较长,线路要重老化,存在着安全隐患。

  2、已采取的措施

  XX年暑假期间,学校在整个中心校区范围内开展宿舍整修,具体表现为为每个宿舍更换新桌子,粉刷走廊墙壁和楼梯扶手,更换下面几个楼层的窗帘和纱窗,检查电路,擦洗风扇,从外观上看,确实比之前干净了不少,但是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原先的问题仍然存在。

  3、建议

  1、在假期中彻底开展一次卫生安全大排查,更换新的线路;

  2、更换新的柜子,要求低而宽;

  3、更换床,改为上床下桌,撤掉大桌子;

  4、最根本的是,在保证质量和同学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情况下,加快新宿舍楼建设工作;

  相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潮下,我们的居住条件也会越来越好!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怎么写调查报告格式调查报告作文问卷调查报告市场调查报告事故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范文尽职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模板行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模板环境调查报告企业调查报告大学生调查报告教育调查报告实习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