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21 来源:调研报告
过高等教育,一入职便任职管理岗位,这是不少“新生代”企业家的特征。他们年轻有活力,性格鲜明。这些自己创业或继承父业的年轻人,有哪些鲜明的标签?昨天,记者从市委统战部获得一份《关于武汉市非公有制经济新生代培育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首次从不同层面刻画了武汉“新生代”们的特征。
“高富帅”大多拥有高学历
据统计,武汉“新生代”群体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20岁-30岁的群体中,57%的人大学毕业,约43%的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在专业选择上,他们更青睐经济管理类专业。他们的父辈,也就是“原生代”更加注重对“新生代”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事业接班上的培养。
“新生代”不仅学历高,入职后的起点也高。近五成“新生代”在30岁之前便拥有管理经验,从事基层工作5年以上的“新生代”极为少见。
掌控的资源和资本远超父辈
父辈辛苦打拼下来的家业该如何延续?90%以上的父辈已经或者打算把企业传给自己的儿女,但是也有些父辈没有这样的打算,主要是觉得办企业累、责任重。“新生代”传承家业和发展主要有四种途径:父子共创伙伴型占25%,父辈传带型占50%左右,独立二次创业接班型占15%,应急接班型占10%。
与“原生代”相比,“新生代”继承、掌控的资源和资本远超其父辈。据统计,武汉市“新生代”中资产过亿元的有几十人,资产过5000万的近百人,资产过 1000万的达数百人。
“创二代”更能体会父辈艰辛
武汉市工商联透露,目前,武汉市“新生代”联谊会吸纳了武汉主要的民营企业一把手的子女,有100多个成员。联席会中有六成多继承了家族产业。其余的一部分人因为“世界很大,想出去看看”,而选择了与父辈不同的发展轨迹。
武汉市“新生代”联谊会执行会长、1989年出生的卲胜强就是其中一个与父亲“决裂”的“创二代”。XX年大学毕业后,卲胜强进了外地的一家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不久,父亲召唤他回家继承家族的钢材生意。而他钟情于自己的创业路子,不愿意妥协。最终,他没拿家里的一分钱,与合伙人凑了20万元,白手起家。XX年,他开出了属于自己的猎头公司,今年已经扩张到了10家,一年的营业额超过700万元。
“自己走出来了,才深刻体会到了父辈创业的艰辛,反而更能理解他们,更能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他说。
“新生代”对未来充满忧虑
在外界看来,“新生代”们风光无限。但报告指出,“新生代”在融入社会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由于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新生代”们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不及“原生代”。而他们的独立意识强,参与社会活动并不积极,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强烈,融入社会的能力和信心有所下降。
他们的信心下降同样表现在对自家企业的发展上。调查表明,有近75%的“新生代”对未来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充满忧虑,主要是对个人能力的信心不足,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
“很多人喊我们‘富二代’,其实,我们也是很努力的一代。”不少“新生代”联谊会的成员告诉记者,“富二代”的光环也是满载压力的。“即使继承了家族产业,一样要用最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来武装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