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农村老党员工作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6-11-20 来源:调研报告

我县现有农村老党员821名(指年龄60周岁以上),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4%。随着时间推移,农村老党员数还将逐年增加(我县农村党员55岁至59岁共有319名,这部分人也将逐步进入老党员行列)。农村老党员虽然在农村总人口数所占比例不高,但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地方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老党员的现状
  1、政治边缘化。全县共有595名村党支部委员,其中老党员13名,占2.18%,共有627名村委会成员,其中老党员10名,占1.59%。老党员在村两委干部中所占网的比例非常低,他们在村级治保调解、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任职非常少。而现任村级组织在决定村内重大事务时,考虑到他们年事已高,一般不征求或者不采纳老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许多老党员在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上一般较少发表观点,大多附和随从,在农村中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2、生活贫困化。农村老党员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多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文化程度低,年轻时在人民公社大集体劳动,只掌握农业生产简单技能;改革开放后已步入中年,既承担养家糊口重任,大多又在村级组织领导岗位任职,很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上一般没有积累。受历史原因制约,农村缺乏养老保险保障资金,他们子女大多没有固定收入,生活不富裕,拿不出很多资金赡养他们。上年纪的老党员很少外出务工经商,只能在农村从事原有的简单劳动,收入低,有的甚至根本无收入,还长年生病,生活清苦。
  3、情感冷落化。农村老党员年轻时大多是村干部,甚至是主要干部,村民群众遇事找他们解决,村内大小事由他们拍板决定,上级领导到村想到见到的首先是他们,他们是村内焦点核心人物。而现在除了党内活动或过节日受上级党组织慰问外,已是“门庭冷落”,加之大部分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不能享受“子孙绕膝,其乐无穷”的亲情,只能身影相伴,孤苦伶仃。美好历史与冷酷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4、负担加重化。一些老党员子女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和山林耕种和管理的任务由他们来落实,劳动强度大。有的还要承担照看留守在家小孩的监护任务,同时一部分老党员还负有照顾老伴的义务,承受农事和家事的双重压力。
  5、医疗缺乏化。目前,乡镇一级医疗卫生院受各方面因素制约,普遍缺医少药,少数乡镇甚至没有卫生医疗机构。村级卫生室不健全,医务人员大多是赤脚医生出身,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医疗技术差,设备简单陈旧,去县城治疗交通不便,往往耽误治疗最佳时间。同时,高昂的医疗费也吓倒了老党员治病的念头,一些困难老党员得了重病怪病就不去治疗,忍受病魔的煎熬。目前,政府虽然推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一定程度改善了农村就医条件,但报销比例低,难以解决老党员医疗保障问题。
  二、解决农村老党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认识。认识和把握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不仅是对农村老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感情问题和态度问题,更是做好新世纪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关键。农村老党员在年轻时多是农村的优秀分子,相当部分还是村干部,是农村领袖人物,农村老党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当地社会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功不可没。现在他们老了,经济来源枯竭,许多人的基本生活靠子女供养,甚至党费也得由子女支付。年龄老化是生理规律使然,有其必然性,但党员年龄老化并不意味着党员政治、思想、心理、情感的衰退,大多数老党员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忠实地履行党员义务,支持党支部工作,积极参与村中事务,热情做群众工作,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尽自己所能,自觉地实践“xxxx”重要思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位,轻视或者忽视了农村老党员工作,就会影响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效果,进而削弱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和战斗力。[!--empirenews.page--]  党的xx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特别帮助在艰苦环境中工作的党员,下岗失业中的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和老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当前,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关爱意识不强,关爱措施不够到位,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比如:当前农村相应建立了城乡最低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但没有农村老党员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做好关爱农村老党员工作,对老党员的生存状况、人格尊严、生产、生活条件以应有的关爱,这不仅仅是赡养爱护老人的问题,也关系到树立党的形象和威信,关系到巩固党在农村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关系到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大问题。地方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关心爱护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党员工作真正列入到日常议程,作为一个重点和长期的工作抓实抓好。
  2、加大宣传做好农村老党员工作的力度。地方各级党组织要利用报刊、会议,特别是在“七一”党的纪念日,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青时期为党和人民作贡献的事迹,广泛宣传农村老党员在年迈后洁身自保、发挥余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立新功的事迹,在年度评选优秀(先进)工作中老党员要安排一定的比例;同时要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保障法》、《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使关爱老党员、保障老党员合法权益能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行为,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尊重农村老党员的良好氛围,地方各级党组织要更好地制定落实关爱农村老党员制度,实现组织、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切实给农村老党员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3、发挥好农村老党员作用。从我县乃至各地情况反馈来看,凡是农村老党员作用发挥好的,村“两委”关系就比较协调,村风、民风就比较正,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得就比较扎实,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比较强;反之,党组织的战斗力则比较弱,村中问题也比较多。因此,要信任老党员,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的经验优势、威信优势、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善于做组织协调和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使他们在农村社会事务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老党员设置参政议政、民意收集、村组事务财务监督、治安维护、老年活动等岗位。二是成立村组民主理事会,发挥老党员参政议政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对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公益事业、重点项目等重大事宜提出意见、建议,为现任村组干部当好参谋。三是建立政策宣传和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引导群众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及时向乡、村反映群众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协助解决,维护农村稳定。四是实行新老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帮几”的方式,组织资历深、精力足的老村干部、老党员与新任干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传授工作经验,加强思想教育,促进健康成长。
  4、培育产业增加农村老党员收入。农村老党员尽管年龄已超过60岁,但大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应强度不大的劳动。为了增加他们的收入,应积极引导发展适应当地实际的产业,如朱村乡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户均茶叶发展近5亩,且经济效益好,许多老党员从事茶叶种植、管理、采摘等农业生产,从中得到了较好收益,年收入达到4000-5000元。如果每个乡镇都培育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那么,不仅能给老党员提供经济收入的渠道,改善老党员经济条件,又能充实丰富晚年生活。各欠发达乡镇党委、政府在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时,对一些发展农业条件好、交通方便又有较好自然资源的村,还应做好市场调查,制定和培育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农业加工龙头企业,给农村老党员创造生产就业条件。[!--empirenews.page--]  5、建立机制落实关怀措施。一是建立定期走访制度。除在“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活动外,平时,各级党组织按照组织隶属关系,对老党员坚持做到“五必访”,即:生病住院或亡故时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时必访;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必访;有较大思想情绪或有意见建议时必访;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时必访。二是谈心谈话制度。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和干部与农村老党员结对子,通过电话交谈、接访日、走访慰问等形式,共同搭建沟通平台,开展分层党内谈心谈话制度,帮助老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尤其要解除他们的思想困惑和心中苦闷,增加党组织对老党员心灵上的关怀。三是落实帮扶资金。采取“党费提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的办法,建立关爱基金。给予农村老党员落实定期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要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同时开展“送温暖”活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领导在老党员生病及入党日期要上门慰问,赠送慰问金。四是建立“1+1”结对帮扶制度。建立本村年轻党员村干部与老党员的“1+1”联系制度,定期走访慰问,及早发现他们在生产、生活当中碰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五是建立医疗救治制度。医疗部门要广泛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为农村老党员免费体检,宣传保健知识,防患于未然,还要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机制,适当提高老党员门诊费、医疗费的报销比例和降低起付标准,即使生病也能得到及时的医治。六是丰富老党员的业余生活。近年来省、市、县三级加大对村级集体办公场所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村级办公场所多功能作用,尤其是电教设备和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使老党员在劳动之余有“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场所。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格式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模板行业调研报告党建调研报告产业调研报告农村调研报告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基层党建调研报告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