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新区社会稳定 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6-11-20 来源:调研报告

    社会稳定问题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当前推进新城建设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党的xx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基本经验时,把“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一条重要的经验,由此可见维护社会稳定对全局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当前推进河西新城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新区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新区维护稳定工作,以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     一、维护社会稳定对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1、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进行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则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尤其是当前,新区正处在大规模建设和超常规发展的关键时期,处理好新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把不断改善群众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做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工作,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使群众成为新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另一方面,在维护稳定工作中,不能片面地为稳定而稳定,应着眼于新城发展大局,积极支持各项改革特别是民主政治改革措施的推进,为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政治稳定和治安环境,在群众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顺利推进新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中的群众矛盾,是促进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大规模建设拆迁、企业改制和流动人口增多等因素影响,当前新区群众矛盾比较突出,对新区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必须从维护新区社会稳定、促进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新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群众矛盾,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实现和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服务群众。二是大力加强新城建设意义的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要深入细致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新城建设中的利益调整。针对“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以及“法不责众”等错误观念,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严格执法,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三是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宗教问题。我区少数民族人口和信教群众较多,民族宗教问题的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影响新区社会稳定。对正常的民族宗教活动,公安政法机关要维护其正常的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对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在获取证据的基础上,坚决予以打击处理。四是讲究政策,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到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所在街道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敢于和善于面对面地做群众工作。     3、搞好社会治安,是保证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严打”整治斗争的实践给了我们两个启示:一是严打是搞好社会治安的首要环节。对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露头就打,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只有“严打”才能威慑犯罪,也只有“严打”才能伸张正义,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治安的信心,才能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才能保证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要实现新区社会长治久安,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们要不断探索在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条件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路子。当前,新区建设和发展迅速,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错综复杂,社会治安问题相对突出,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新区建设和发展的治安管理之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新区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当前影响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我区是一个建成区与新建区共存,城市居民与农业人口交融的典型的新城区。随着河西新城建设的加快,各种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大量增加,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将不断加大。当前影响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维护政治稳定面临新的挑战。区划调整后,我区目前有qqq人员131名,重点人员22名,虽然总体人数暂时有所减少,但是重点人员却比过去增加,随着新区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居住人口将会大量增加,qqq人员群体也会随之增大。qqqxx组织与境外敌对分子相互勾结,有针对性捣乱破坏活动将明显加剧,手段更为隐藏,方式更为狡猾,一些已经转化的人员受其影响出现反复。同时在双闸、江心洲出现了过去城里没有的“实际神”等xx组织,防范、打击和帮教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维护政治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而紧迫。     2、“双拆”引发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西新城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既是拆迁、拆违的攻坚时期,更是矛盾纠纷交织的突出时期。拆迁过程中由于土劳比失衡,部分群众势必产生一些对抗心理,给拆迁工作带来难度,从而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甚至有激化的可能。特别是大批外区、外地开发公司在新区建设,在协调处理矛盾纠纷上的难度较大,加之以前拆迁留下的后遗症,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拆迁后居民生活面临的新问题,如生活依赖的土地没有了,变

维护新区社会稳定 促进政治文明建设

为城里人后,又大多没有技术特长,可能成为新一轮的下岗失业人员;弱势群体增多,政府的负担将会加重,解决不好也会出现连锁反应,上访、群访事件有可能进一步增多。     3、社会治安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严打整治斗争的成效是明显的,近年来新区治安形势一直比较稳定。但由于社会消极因素增多,犯罪诱因增加,治安管理的难度本身就愈来愈大,特别是区划调整后,新区社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治安状况将有可能趋于比较严峻的态势。一是流动人口犯罪将会大量增加。流动人口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少数流动人员素质较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导致流动人口整体犯罪率居高不下,占发案总数的65%左右。区划调整后,原雨花区的青石、鼓楼区的白鹭等流动人口聚集地都划入了我区,登记流动人口从原来的3万多人增加到12万多人。随着新区建设和发展,流动人口还会大量增加,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流动人口犯罪高峰。二是农村地区人防力量薄弱,物防、技防建设滞后,加之河西地区将出现拆房多、买卖房屋多、搬家公司多、工程队多、收废旧物品的多、流动人口多、混水摸鱼的多、滋事~的多等新情况,防范难度较大,将致使刑事、治安案件高发。三是敞开式建筑工地多,城郊结合部封闭式小区少,敞开式单门独院住户多,加之盗窃案件一直居高不下,侵财性案件可能会大量增加,容易导致恶性案件的发生。     4、非传统安全因素的隐患仍然较大。今年1-7月,我区由于居民用电用火不当等原因,共发生火灾事故20多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0%,特别是由于工人违规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比例在增加。4月20日,红光船厂发生油船爆炸事故,就是因为电焊工违规操作,导致船舱内残余二甲苯气体爆炸,造成2人失踪,4人受伤的恶性安全事故。     三、新形势下维护新区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当前,新区已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始终,努力开创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新局面。结合实际,在新形势做好新区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措施有:     1、更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维护新区稳定工作实践。一是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站在全面发展的高度,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工作,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忽视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真正把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作为各级党政组织的政治责任。二是正确处理局部稳定与大局稳定的关系,站在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建立经济与社会协调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正确把握当前稳定与长期稳定、近期平安与长治久安的关系,站在持续发展的高度,既着力解决好当前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更注重持续平安的长效建设,着眼于从综合的角度,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2、以人为本,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不稳定因素。一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突出位置上统筹考虑,积极制定鼓励扩大就业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建立完善市场导向和政府援助就业机制,以最大程度地缓解就业压力,为促进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对弱势群体采取缓解困难的特殊帮扶政策,避免因群众生活无着而造成社会不稳定。三是进一步做好征地拆迁政策落实工作。新的拆迁政策充分考虑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坚持依法拆迁、有情操作,既注意把握政策标准又防止出现前后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格式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模板行业调研报告党建调研报告产业调研报告农村调研报告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基层党建调研报告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