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2 来源:读后感
城堡读后感(精选4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堡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开始被封面吸引,那种肃穆、神秘的氛围。小说很长,中间有不少插图,倒是能歇一口气。读前几章时,觉得小说的情节很复杂,太多人物,太多起伏。但是,读过之后细细想来,其实挺简单:主人公K想进城堡,却死活进不去,反而被困在了城堡下的村子里。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城堡》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然而遗憾的是,这部小说没有写完,卡夫卡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K的绝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为了进入城堡,费尽周折,充分地感受了世态炎凉,然而还是没能进去。但是,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感受那种困境,而更在于获得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沉静的状态。
故事中,迷雾笼罩下的城堡,城堡下的村落,种种离奇的事情,都能感觉道一种怪诞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神秘莫测。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都好像隐藏在黑暗里,只露出冰山一角。在这样的环境中,K被恐惧与孤独包围,似乎并不是奇怪的事情。无所不在的迷茫、恐惧,K却还一直在坚持着,不论遇到什么阻碍。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村子里的每个人都好像对K十分防备,似乎K是个“怪物“一般。村子里的人对克拉姆——这个左右着K能不能进入城堡的人,却好像生来就心怀畏惧,对于克拉姆的话,都十分服从。然而,从始至终,克拉姆都没有真的出现,他一直存在于别人的话语里,他的形象甚至都是不确定的。
村里的人和城堡里的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K的种种行为,觉得K的思想简直不可理喻。所以,K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只好孤军奋战。
后来,K为了进入城堡,尽力地按照城堡的指示去做,他没有任何自由的选择,必须努力抓住一切与城堡发生联系的可能性,比如搬到学校,接受并不乐意的工作。
所以,K是自相矛盾的,进也不行,退也不愿。
卡夫卡写的东西总是很荒诞,甚至说,挺难懂的。但是,仔细想想,何尝不是现实?
而且,真事得可怕。
我们生活在现实里,我们也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也会面临抉择,向左还是向右,这是个永恒的问题。然而至少,我们没有那么绝望。世界上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不多,所以,无论进还是退,都遵从本心吧。
高晓松曾说过:不读卡夫卡,算什么文艺青年?我从不认为我是文艺,在这之前也没读过卡夫卡。记得在高中课本里有节选过他的《变形记》。对于,卡夫卡,我是听得多,了解得少。
我觉得吧,很多人说着卡夫卡,有可能却从未读过他的书。太为人所知,以至于为人所不知。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的长篇小说,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主人公K来城堡入职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到了当地却被告知,没有进入城堡的权利,为了进入城堡,他费尽周折,与形形色色的人周旋,客店的老板娘,城堡老爷的情人,助手,村长,教师…K奔波得筋疲力尽,可是最终也没能够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的老爷。
虽然城堡就在眼前,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小说一开头就是这样描叙城堡的:“在浓雾和黑暗的笼罩下,连一丝灯光——这座巨大的城堡的所在之处的标志——也没有。”这就奠定了城堡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是带有虚幻飘渺的。在第一章里还写道:“这时城堡上响起了一阵轻松愉快的钟声,仿佛是给他的一个暂时告别的信号,但是这钟声又充满着痛苦,至少在这一瞬间使他的心隐隐颤动,仿佛在威胁着他那毫无把握的渴望实现的东西。”
城堡象征着什么。或许是当时政府集权的统治,或许是象征他的父亲,或许是某种精神层次上的阶级…就像加缪说的:如果想把他的作品解说得详详细细,一丝不差,那就错了。
那是一种森严,可笑,让人窒息的社会关系。城堡本来是不需要土地测量员的,源于一个错误,导致了K的到来,没入职,也给他派来了两个滑稽的助手,后来甚至还收到了城堡老爷对他工作的表扬信。城堡老爷克拉姆是至高无上的,K为了见到克拉姆而勾搭上他的情人,在村子里所有人看来,人们以能够和克拉姆说上话为荣,女人以做他的情人为荣。即便是见过克拉姆的人,也无法清楚的描叙出他究竟是长什么样子。可笑的是,信使巴纳巴斯他是给克拉姆送信的,他却不敢确认自己见到是不是克拉姆。
信使一家的遭遇也是可悲的,因拒绝了城堡官员,一家人遭到村里所有人排挤,敌视。
……
K他一次又一次,所追求的,他付出的努力最后仍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即便旁人的帮助,也都是形式上的。他在拥有希望的同时,也携带着失望,最终或许他会绝望。而小说的结局是戛然而止的,这种没有结局的状态,显得不那么直突突悲怆。或许,可怕的不止是当时的官僚主义,也有所有人们不知奋起反抗的人性。人们迷失在那制度的漩涡里。
村子里的人们对城堡里的官老爷们敬畏,他们沉沦于制度里,他们活得机械,挣脱不了制度。以至于K这个外乡人的到来,显得那么突兀。
人类文明的历程是个徒劳又漫长的过程,文明经历着漫长漫长的变迁,改革,仍不会有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只能说在一步步提升。我们反抗,我们妥协。周而复始。突然想起西西弗的神话,那也是一场永不止息的苦役。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一些为了自己的合法权利而努力,却从未胜利过。一直努力,无限接近却始终得不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另,这本书里面破折号比较多,感觉容易出戏,囧。卡夫卡是个帅哥啊,噗。
大多数谎言都是令人极其厌恶的,但马克斯布罗德对表现主义先驱、西方现代派文学始祖卡夫卡撒的谎,几乎大多数人都原谅了、认可了。布罗德是卡夫卡的好友,卡夫卡生前叮嘱自己的好友,手稿要全毁掉,已经发表过的作品也不能再版。但是,布罗德没有信守承诺,在卡夫卡逝世后,却竭尽全力地整理好友的作品,并且将其发表。《城堡》这部并没有写完的杰作,就是这样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没有布罗德的“失信”,读者就永远不可能读到经典名著《城堡》。
正像《城堡》的出版不容易那样,人们阅读该部作品时也不是很容易的——这部小说,完全跳出了传统小说的构建框架,其荒诞的情节,让读者恍然走入迷宫,不辨东西南北。
卡夫卡生活在世纪之交之际,国际动荡,他的祖国奥匈帝国更是处在一种狂热的状态之下,盛衰之间,直接间接都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而卡夫卡是犹太人,犹太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却也是最凄惨的种族之一。卡夫卡的三个妹妹,都在1942至1943年间死在法西斯集中营内。而对卡夫卡来说,还有一层悲剧:他的父亲相当暴躁,动不动就呵斥卡夫卡。这个父亲需要卡夫卡绝对的服从和恭敬。祖国、种族、家庭,三重重压之下,本来就沉默的卡夫卡更加沉默了。
活在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卡夫卡,他需要一个情感的宣泄口。于是,文学创作成了他宣泄最好的办法。卡夫卡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所有真知灼见,所有的迷惑不解,都融进了作品中。现实中,卡夫卡的身体异常瘦弱,1917年还被确诊为喉结核,经常无法正常工作。1922年卡夫卡退职,1924年死于基林疗养院。从1883年出生,到1924年生命终止,卡夫卡短暂的一生里,就没有多少真正快乐的日子。这种极度压抑的心绪,变成了文字,也走进了《城堡》
土地测量员K一踏进城堡的土地(或许根本就不是城堡的土地),就遇到异常尴尬的事:没有伯爵的许可,他连旅店都不能住。但是,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又变成了别人认可他是到城堡的土地测量员。于是,旅店的每个人都对他开始恭敬起来。按理来说,进入城堡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可在卡夫卡的笔下,这位测量员同志却因为种种原因,竟然始终无法进入城堡。
城堡明明是天涯咫尺,可事实却是咫尺天涯。想进进不去,想了解又神秘莫测。卡夫卡的作品就是如此,整部作品充满了象征、隐喻。或许,卡夫卡生前很多的愿景,包括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对温暖的家庭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的追求,都如城堡一样迷迷糊糊,永远没有答案。这些东西,离现实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到能抓取一把油盐酱醋茶;可又是那么远,远到明明在眼前,却始终都不属于自己。
毫无疑问,土地测量员K的故事,也是一个被作者充分异化的故事。但客店老板娘、城堡官员的情人、城堡的信守、村长和他的妻子、学校的教师等等角色,又是那么真实。也就是说,城堡若有若无,但与城堡相关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有一个看似确定,实际上却一点儿都不确定的城堡吗?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但往往忽略了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于是,城堡就形成了。不过,幸好每个人的城堡都不确定,否则这个世界也就缺乏了诸多乐趣。这也正如卡夫卡这部《城堡》,若是卡夫卡把里面的城堡写得太具体,或许读者又会感觉索然无味了。城堡的不确定性,恰恰构成了奇绝诡谲、令无数读者着迷的《城堡》。
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故事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不过封面的确设计的很用心,红色为底渲染紧张和带有阴谋的气氛,远处可以看到黑色的古堡,也许是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红,也许是久经沧桑铺满历史和血肉。天上的云彩纠结了表情,泛红,泛黑,泛白,郁结到一起散不开...这个古堡喧嚣着满城的故事需要讲述。
《城堡》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但却是卡夫卡最后的长篇小说,不过,这本小说以后我决定把他的小说都看一遍。看卡夫卡的小说看的是写作手法别开生面,他的作品寓意深刻,发人深思。这大概源于他背景复杂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没有经历的人写不出抓心的故事大概就是这个原理。
k作为本文的主角,我觉得他是卡文卡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化身。纠结、抉择、渴望自由,这一切的思想在k的身上得到彰显,即是卡夫卡的写照也是他复杂思想下无奈与疲惫的表现!
社会身份地位,有时候会压的人喘不过气!索然可笑,却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人都渴望自由,不管是你、我、卡夫卡或者是k。当失去自由和生命之间角逐,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生命,是没有自由甚至没有自主的活下去还是一了百了,可惜卡夫卡在《城堡》没有完结就去世了。他真正的懿旨不可能会有人清楚。
全文虽然压抑,但是反映了很多社会现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文,只希望不再有历史重演,造成更多的悲剧罢了。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