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6 来源: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政治方针和政策的精华,涉及政治,经济,生活各个层面,下面范文大全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20xx年佛山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佛山工作报告

关于20xx年佛山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履职时期,是佛山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是在困难中奋勇拼搏、在创新中焕发生机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激发全市智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实施等重大机遇,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取得重大成效,全面完成“xx”规划各项指标和市十三届人大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xx”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持续跨越,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全部实现翻番,分别达6600亿元、17800亿元、1111亿元。生产总值五年跨4个千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91500元,年均增长10.4%。

  五年来,我市环境再造不断加强,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万元GDP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超额完成。

  五年来,我市民生事业加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五年投入民生事业800多亿元,约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0%。20xx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788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62.5%和67.7%;城乡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4729亿元,比20xx年增长71.2%。

  五年来,我们主要推进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创新发展思路,超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经济发展思路。出台“精细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引导三大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1],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加快国际化。早谋快断,出台配套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实现率先突围。

  创新城市发展思路。实施“强中心”战略,构建“1+2+5+X”[2]组团城市格局。推出城市可经营项目多元化、市场化,解决城市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探索以“三旧”改造破解土地瓶颈,开创“佛山模式”。

  创新政府管理思路。设立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借“外脑”促科学决策。通过举办重大活动和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政务微博等方式,搭建政府与企业、市民交流互动平台。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和工作效能。

  二、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推进“两转型一再造”

  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农业精细发展。五年共建现代农业园区17个,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20xx年农地产出率预计达1.9万元/亩。工业优化提升。实施“三个一批”和“双转移”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年关停“三高一低”企业约700 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引进一批龙头项目,光电显示和光照明产业链日趋完整,汽配产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机械装备跃升为第一支柱产业。服务业发展提速。金融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部落户佛山,广东金融高新区初步建成为现代金融后援服务基地。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创意设计产业快速崛起,总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招商引资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五年共引进超千万美元项目332个,总投资175.44亿美元。民营经济继续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中坚力量。

  城市转型步伐加快。实施“强中心”战略,明确佛山新城规划定位和管理体制,一批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五年新增高速公路313.5公里,形成密度全省第二的高速公路网。广佛地铁首通段、广珠城轨佛山段通车,佛山机场民航复航,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公共自行车系统,市民出行环境明显改善。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电网、智能警务、数字城管等建设,打造“U-佛山” [3]。第二水源首期工程建成通水,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基本完成。“创文”取得阶段成果,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环境再造成绩突出。实施产业倒逼和退出机制,对陶瓷、纺织、水泥、小火电等行业关停并转。以汾江河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五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5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三年促变、绿地佛山”目标顺利实现。省立、城市绿道全线贯通。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

  发展要素支撑不断强化。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破解土地、能源瓶颈。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五年新增上市公司19家、股权投资基金80只、小额贷款公司12家。与中科院、中关村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专利、品牌、标准战略实施成效显著,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通过完善人才落户等政策,让各类人才扎根佛山;通过“三旧”改造腾出土地优先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落实电网投资、加强有序用电和节能降耗,电力紧缺局面有效缓解。

  三、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实施城乡统筹的积极就业政策,五年新增就业人数8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保障形式多样化的社保体系,五大险种实现市级统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救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文教体卫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魅力佛山”和旅游文化节成为特色文化品牌,祖庙完成百年大修。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省首个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市,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实践与创新公共服务试点市。成功协办广州亚运会。全面推行平价门诊、惠民产房,推动“六有一共享”[4]便民服务,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缓解。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综治大行动,建设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十好”和谐文明村居创建基本完成。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成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双拥工作深入开展,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汶川水磨重建任务圆满完成,援藏援疆工作扎实开展,扶贫“双到”工作成效显著。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每年向市民承诺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主要有: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解决了全市895户渔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革命老区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连续5年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向全市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目标任务。对学前教育和重度残疾人托养实行补贴。发放价格补贴,全市困难家庭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四、坚持统筹协调,积极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

  广佛同城化初见成效。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出台《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启动97个同城化建设重点项目,完成35个。年票互通、交通对接、环境同治及教育、医疗、金融、通信同城取得突破性进展。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同步推进,55个重点项目有序展开。

  佛港澳合作得到加强。与港澳在科技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开展重点对接。一批港资银行、港资私人诊所、港澳个体工商户进驻佛山。粤港金融科技园、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初步实现城乡户籍管理、规划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管理、人居环境建设、义务教育六个一体化,基本实现基层行政服务中心、基层文化服务点全覆盖。首批名镇、名村建设积极推进。

  五、坚持先行先试,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行政体制改革再领风气之先。率先推行市区两级大部制改革,顺德区综合改革成为全省示范。市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完成。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全面铺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市成为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试点城市。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集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90%以上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两确权”[5]基础工作,股权固化到户试点进展顺利。“政经分离”、“政社分离”有序推进。引入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投入运行,农村财务网上监控平台完成试点任务。

  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日趋完善;适当调整市与区财政体制,有效集中市级财力办大事。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城市可经营项目推介成绩显著,五年吸引投资2097.7亿元。深入推进国资改革,国有企业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以“大国资、全覆盖”思路,探索国资改革发展新路子。

  社会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任务基本完成,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启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模式得到推广。行业协会实现“民间化”管理,社会组织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成“五五”普法工作。建立领导大接访机制,设立网上信访大厅,开通“12345”行政服务投诉热线,群众诉求得到有效纾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开展机关作风主题建设活动,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此外,审计、统计、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港澳事务、粮食储备、地质、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人防、气象、档案、方志等事业有新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一切无不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无不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外来务工人员,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同时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土地、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突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城市建设管理相对滞后,统筹区域发展力度有待加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劳资关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隐忧;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狂后五年奋斗目标及20xx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的目标,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惠及民生,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建设新局面,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排头兵。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0%,突破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经济规模争取盔入全国前十名,力争成为广东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辐射华南的产业服务中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规划重点任务基本完成,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行有通衢、治以法尊”的社会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推动我市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把握好“五个重点”,力争取得“三个显著成效”。“五个重点”: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着眼于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完善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发展重要支撑。以更大力度鼓励支持创新,使创新成为我市发展主旋律和原动力。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和高端载体,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创新思维持续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把破解资源能源等要素瓶颈作为发展重要抓手。树立科学的要素利用观,以创新举措破解要素困局,以促进内生增长减低要素依赖。把改革创新作为工作致胜法宝。持续保持改革创新优势和活力,以更大决心、更高视野破除各种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促发展提速,以创新促工作提升。把发展成果普惠共享作为发展根本。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公共财政安排侧重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不断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三个显著成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比重和水平逐年提高。到20xx年,力争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33%和8%,年均增长分别为19%和12%;服务业占GDP比重40%,年均增长15 %。城市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及城市标志性建筑,基本完成城市干道、旧城区整治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20xx年,新增城市绿地12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水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幸福佛山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民生事业大幅改善,市民收入逐年增加,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市民幸福感满意度稳步提高,力争20xx年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20xx年是实施“xx”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今年宏观经济运行面临复杂形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增大,这是佛山与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的形势。但我市有工业基础好、民营经济强、体制机制活、基层发展动力足等优势,我们完全有条件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稳中求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和谐、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我市经济社会一定能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

  狂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增长8.5%;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下达任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现代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建设一批农业生态园区和菜篮子基地,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制造业高级化。制定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质量和效益“双提升”计划,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品牌化发展。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企业采用物联网、ERP[6]、CAD[7]等信息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规范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培育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深入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品牌营销,着力推动产业向“价值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传统优势产业和光电、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打造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全力落实现代服务业发展“314计划”[8],积极推动制造业主辅分离试点,抓紧实施“智慧物流腾飞计划”[9],出台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佛港澳现代服务业领域深度合作,提升高端服务业水平,力争第三产业比重有明显提高。

  促进产业、科技、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深化与中科院、中关村的全方位多层面战略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在佛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进中国南方智谷建设,依托科技园区、专业镇、产业基地,建设和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研发、质量检测认证、职业教育培训等服务。高度重视文化艺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提升产品品质、创造市场需求。落实各项人才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继续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金融创新政策,实施金融“聚变”计划,引入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动员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本地金融机构,着力构建服务于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发展的新型金融体系,使金融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动力。

  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建立招商项目科学评估体系,明确将投入产出率、税收贡献、能耗、环境要求等作为引进项目的重要评价指标,既注重引进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大项目,又注重引进用地少、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对现有行业产业链进行调查分析,确定招商重点区域,排出招商主攻目标,突出大项目,加强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科技招商和增资扩产,促使产业链的上下游客商来佛山投资建厂,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招商引资倍增效应。

  打造高端产业发展载体。着力提升佛山高新区承载高端产业的能力,调整优化资源,规划打造一个具有核心园区、独立财政、充分授权、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全国一流的国家级高新区。加强佛山新城、广东金融高新区、广东工业设计城、华南智慧新城、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等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广东太阳能产业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东物联网应用产业基地、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高端载体。将“三旧”改造与城市升级、产业转型紧密结合,鼓励引导旧厂房、低效工业区整体改造、连片开发,建设一批专业园区。大力支持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建设,努力打造成新型区域合作示范区。坚持电力设施先行,“xx”时期投资超过200亿元,加快建设“7+6分区互联”现代化电网[10],支撑和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壮大企业家队伍。着力为企业家成长提供政策、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出台“企业家成长促进计划”,通过事业、物质、精神等激励,引导行业领军人物、优秀企业家茁壮成长。加强工业园区、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以及专业孵化器建设,为企业家成长搭建良好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家“走出去”,开拓视野,提升能力水平,把企业做强做大。满腔热情、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土地、用电、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以佛山新城建设携领组团城市发展。加快推动佛山新城崛起、桂城千灯湖片区拓展和禅城老城区改造提升,共同支撑“强中心”战略实施。全力做好佛山新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狠抓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生态、文化、智慧等要素,突出在“水环境”和“建筑风格”上下功夫,把佛山新城建成具有岭南风韵的城市精品。各区城市建设要突出重点,禅城加快祖庙东华里、东平河北岸片区建设;南海推进沥桂一体、三山新城、狮山中心城区、听音湖片区建设;顺德以建设顺德新城、滨水魅力小城和国际生态谷为重点,打造网络型城市典范;高明推进西江新城建设;三水加强三水新城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产业与生态相兼容、快节奏与慢生活相结合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优美镇(街),加快形成“1+2+5+X”城市发展格局。

  居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全市交通规划统筹,以TOD理念[11]打造公交都市[12],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加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抓紧启动广佛线二期建设,科学规划地铁2号、3号线路线,做好沿线土地规划控制,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立土地开发与轨道交通建设捆绑机制。加快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今年力争完成佛开高速扩建、广三高速扩建、广明高速二期建设任务。加紧樵高路,魁奇路东、西延线,佛陈大桥扩建等项目建设,抓好原325、321国道迁移和改造提升及新国道的标志、标线设置和快速化改造,打通市域交通瓶颈。支持南海新型公共交通系统[13]建设,总结经验,统筹推进各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并纳入全市公共交通票制系统。坚持公交优先,促进公交与地铁、有轨电车等各种交通系统的衔接,提升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规划建设现代化停车系统,解决“停车难”问题。

  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监督考核为保障,做到规划、资金、土地、时间进度和责任单位“五落实”。围绕城市核心区、城市主要轴线、重要滨水地区、门户地区及特色步行街实施升级计划,突出加强铁路、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河涌两侧土地控制和生态景观林、绿化景观带建设,对重点区段进行建筑立面、人行道、路灯、路面、绿化等“五位一体”改造,对城际交界面和主要出入口进行生态绿化和景观提升,构建组团间生态绿道连接系统和绿廊隔离系统。深化汾江河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大墩村河涌、南北大涌、谢边涌、乐平涌等环境治理,加强工业锅炉、VOC[14] 专项整治,加快淘汰黄标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改善大气和水环境。把实施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环境、形象、内涵和品质的全面提升。

  居强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公共资源综合利用体系,统筹规划和建设水、电、煤、气、通讯等综合管网,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出台智慧佛山新城规划,重点推进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和智能社区建设。华南智慧新城着力打造全国智能产业标兵。千灯湖金融智慧新区重点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快通讯、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高度智能化。顺德德胜总部商务区建设高品位的智慧城市综合体。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构建高效便捷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光网城市。完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统筹全市政务数据资源,加快推进智能交通、智能城管、智能教育、智能卫生、智能文化、智能社保、智能警务等工程建设,构建服务型智慧政府。

  积极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抓住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开发机遇,主动对接,借势发展,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认真落实《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完成85个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为“十年大跨越”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广佛同城化建设水平,继续推进广佛环线佛山西站至广州南站轨道交通、珠江大桥放射线接广佛新干线、龙溪大道接海八路快速化改造、佛陈路东延线接番禺双涌路(海华大桥)、金沙洲地区市政道路桥梁对接等一批重点交通设施对接。积极推动重点区域合作,完成五沙地区、花都空港地区同城化整合规划,推动与广州南站核心区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开展金沙洲地区社会管理合作。加强民生事业合作,今年力争实现通信同城,逐步推进金融同城,促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合作取得更大成效。推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落实年度重点合作项目,探索共建经济合作区。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美好生活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和扶持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服务类、行业协(商)会等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中注重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协同作用、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社区、村居建设,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有机结合,引导人民群众平等参与自治和管理,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的主人。完善社会自愿服务体系,推广南海“关爱桂城”、顺德“两社三工”[15]模式,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居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佛科院向教学与研究并重型综合大学发展,稳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继续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医疗便民惠民措施,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保障,为市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创新人口服务与管理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

  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各种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全力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安置工作,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继续突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加大基金征缴、稽核、清欠等管理力度。完善生育保险、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村居”、“民主法治村”和“智能小区”创建活动,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综治信访维稳机制,完善政务微博和网络问政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增强社会矛盾调处能力。加强“六五”普法工作,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以法律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确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消防和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应急救援机制,预防和处置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为市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基本解决我市现有在册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积极落实稳价惠民措施,推进和完善平价商店建设,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9个省径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及餐厨垃圾处置工作,力争今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89%。在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e园”[16]建设试点,为市民免费提供自助体检服务。建立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将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全面推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在本地半年以上、且在本地落实绝育措施的流动人员,发放节育奖。建立残疾人津贴制度,向0~6岁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康复服务,建设佛山市启聪学校残疾学生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和重度残疾儿童教养基地,实行特殊教育20xx年免费教育。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今年争取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有户外健身设施,逐步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建设佛山新城露天沙滩泳场并向市民开放。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让农村居民就近看到质优价廉电影。继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面落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适度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启动家庭服务中心[17]建设试点。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多举措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早日过上幸福生活。

  四、注重内涵发展,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居强社会道德风尚建设。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力度,大力弘扬新时期佛山人精神,着力提升公民文化道德素养,构建积极向上、和谐康宁的社会心态。坚持“创建为民,五区同创,各方参与”原则,继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信用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和谐社区。积极倡导市民行善举做好人,形成引人向善的良好风尚。加强军民共建,巩固“双拥”成果。

  提升公共文化建设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模式,把文化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佛山新城公共文化综合体等一批文化地标。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下基层,高水平办好佛山秋色欢乐节等民俗文化活动,做强做优“魅力佛山”等系列文化品牌,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文化大餐”的滋养。

  居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佛山文化底蕴,统筹推广全市五区文化精华,总结提炼粤剧、武术、陶艺、香云纱、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精髓,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扩大佛山知名度。抓好名镇名村建设。科学推进旧城区改造,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更加注重文化、文物保护。着力培养一批文化艺术大师和民间艺术创作领军人才。

  居速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城市升级、产业发展相融合,重点加快岭南天地等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功能区;大力发展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影视演艺、文化会展、新闻出版、文化休闲娱乐等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加强佛山传媒集团、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佛山创意产业园、佛山新媒体产业园、39°艺术创意空间等文化重点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品牌,支持西樵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五、勇于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完善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大部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行政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定位准确、配置合理、关系顺畅、权责统一的政府职能体系。进一步强化市级在重大规划、重大产业布局、重大事项决策等方面的统筹力度,确保全市协调、均衡、健康发展。抓紧推进联合审批改革,完善以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为核心的政府“虚拟”服务大厅建设。

  居强社会体制改革。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推动政府向社会放权。通过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地承接政府转移的事项。顺德区要抓紧推进社会体制综合改革,成为全省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尖兵。深化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等民生领域改革。建立健全以中低收入中住房困难家庭为保障对象、以公租房为供给主体的新型住房保障制度。引入市场化管理方式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制度,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广南海“政经分离”、顺德“政社分离”模式,推进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基层管理协同共治机制和经济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股权社会化流转。开展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试点,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持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全面推进财政、国资改革。实施财政综合管理改革,创新政府理财思路、投入机制和管理方式,综合统筹、高效运营、优化配置财政、国土、国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资源,全面提升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和效益,逐步构建持续、稳健的政府财政保障体系。推进新一轮国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国资土地储备分中心建设和国有企业架构重组,进一步盘活国有资本,通过资本运营筹措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资金,实现国资与财政“两条腿”走路。

  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切实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动态开放政府。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社会团体、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行政决策规则,严格落实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决策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决策制度,让决策更符合全市发展及市民利益需求。建立决策实施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决策、随意决策行为严肃处理,增强政府公信力。

  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完善和落实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政府机关效能。健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要求和完成时间,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使各项决策和重点工作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有人跟踪、有人督办。敢于直面和克服困难,狠刹遇事推诿、办事拖拉等不良风气,打造执行力强的效能政府。

  大力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弘扬廉政文化,加强公务员廉政道德培训和考核,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政府法制监督系统和综合型、全方位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实行网上监控行政权力运行。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提高反腐败效能。

  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完善公务员选用机制,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和有基层经历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健全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公务员与企业干部双向交流制度,推进公务员跨区、跨部门交流,有计划选派具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各位代表!时势日新,催人奋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更加团结振奋,更加创新进取,更加务实有为,为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创造佛山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关于20xx年佛山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奋进 实现大跨越

  “xx”时期,是佛山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务实创新,胜利完成“xx”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更多改革开放成果普惠民生的五年。在这五年里,我们:

  ——应对危机率先突围。早谋快断,赢得主动,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率先突围。危机中,全市人民精诚团结,政企同舟共济,化“危”为“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与“十五”期末相比,全部实现翻番。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51亿元,五年连跨3个千亿元大关;来源于佛山的财政总收入1039.9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5.96亿元。

  ——发展质量优化提升。经济增速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20xx年,纳税超千万元以上企业729户,是20xx年的2.39倍;五年新增上市企业16家,超过以往时期总和;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7件、中国名牌产品25个,参与研制国家及行业标准457个。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xx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24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12202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56.4%和61.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846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461亿元,分别比20xx年增长116.6%和80.9%。

  闪光的数字背后蕴含了无数人的心血,收获成绩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

  一、以佛山人精神凝聚发展共识

  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崇文务实、通济和谐”的佛山人精神,使之成为佛山人和谐共进、勇攀高峰的信念。

  敢为人先,体制创新迸发新活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先试,力推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实施区大部制改革、镇(街)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行政效率、服务效能得到提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向区下放审批事权493项。统筹城乡发展、金融发展三项计划等改革全面展开。通过改革,全市人民发展热情高涨,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敢闯敢试、创新进取的精神,又一次汇聚成为推动佛山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崇文务实,统筹协调赢得新机遇。以“一环”全线开通为契机,推动全市五区交通路网衔接,解决城市间分割状态;通过“五区同创,城乡共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密切区域间交流合作;通过岭南文化的情感纽带,增进城市间凝聚力。正是这种内部连接,优化了城市发展格局,促进了全市五区融合。把握《规划纲要》实施机遇,主动与广州全方位对接,接受广州科技、人才、信息等辐射带动。广佛地铁顺利开通,佛山由此进入地铁时代,城市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正在更新。通过佛港澳合作,佛山拥有一个向世界推介自己的全新平台,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信心更加充足!

  通济和谐,开放兼容展现新面貌。“以和为贵”的特质使佛山人勇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对金融危机冲击、亚运安保、环保、社会稳定等问题,全市上下一心,积极寻求破解之策,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形成了政府引领能力增强、企业家素质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高、政通人和的生动局面。佛山人视野更开阔,胸襟更宽广,融合精神更彰显,逐步走出了小佛山概念,认识到固步自封没有出路,携手共建方能共赢,这是佛山人收获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转型再造

  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变化新趋势,坚持科学发展,优化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促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

  产业转型成效明显。确立“精细发展农业,优化发展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战略,推动产业与科技、金融相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6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33家。实施“三个一批”和“双转移”战略,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五年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600多家。传统产业生机勃发,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资本之光照耀产业高地,五年政府出资引导民间资本约20亿元进入创投行业,运用财政杠杆撬动担保贷款约345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累计引进39家知名机构和项目。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五年投入更新改造资金114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全面展开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0亿元、出口总额1339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81倍、2.34倍和2.42倍。内外源型经济“双轮驱动”,20xx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419亿元,比20xx年增长116.4%;五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83.1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1.73倍,新增世界500强项目25个。

  城市转型步伐加快。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三旧”改造为抓手,优化城市形态,重塑佛山新貌。基本形成现代立体交通格局,五年新增高速公路303公里,路网通行能力有效提高,市域内外人流、物流进一步畅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公交共同体模式改革,公交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东平新城规划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批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率先实施“三旧”改造,创造出“佛山模式”。

  环境再造成绩突出。大刀阔斧推进环境整治,城市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产业相容的新路子,创建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大气和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倒逼机制与退出机制并用,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多措并举,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污染整治,提前完成“xx”环保目标任务。五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5.5万吨/日,20xx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7%,汾江河基本实现“江水变清,不黑不臭”的阶段性目标。实施“三年促变,绿地佛山”战略,五年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4762万平方米,城市整体绿量明显增加,区域(省立)绿道全线贯通。

  三、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

  牢固树立发展为民的思想,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用情用力保民生,尽心尽责筑和谐,营造了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

  民生改善更加有力。五年投入民生事业702亿元,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56%。办成、办好、办妥系列惠民工程和一批民生实事。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及住房保障体系,五年解决5836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率先启动实施“新农保”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网络,建立住院、门诊全方位医疗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进入全民医保时代。就业形势稳定,五年新增就业人数9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魅力佛山”系列文化品牌,祖庙完成百年大修。成功举办12届省运会,承办亚运会佛山赛区赛事。稳定低生育水平,在全省率先实行婚前、产前免费检查。汶川水磨重建任务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工作进展顺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警力“下沉”,实施科技强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开展系列严打整治,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设立领导大接访制度,建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成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开展产品质量、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公共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73件,办复率达到100%。全面加强依法治市建设,完成“五五”普法任务。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市村(居)全面引入“第三方”管理农村财务,实现规范透明理财。组建市政府专家顾问团,实行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制度,促进民主科学决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系列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行政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政风行风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五年奋斗,成绩显著,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外来务工人员,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产要素约束凸显,经济结构仍需改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有待增强;社会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和谐佛山建设还有不少隐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xx”时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咎往开来 谱写新篇章

  未来五年,是实施“xx”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佛山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黄金时期,是落实“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阔步迈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关键时期。

  未来五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的各项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民富市强,幸福佛山”为核心,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路径,突出统筹兼顾,突出科技进步,突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把佛山建设成为一座充满朝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国文明城市。

  “xx”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力争“xx”期末超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73‰;万元GDP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

  狂年是实施“xx”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均完成省下达任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做到: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我市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率为1.48亿元,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必须有信心。根据我市特点,高产出主要来自于高水平产业,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

  1.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用工业园区的集约理念发展农业,用城市规划的举措改造农村,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法治精神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加强农田保护,大规模建设现代标准农田,规划建设一批农业生态园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物流业,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新模式,扶强扶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科技和金融支农力度,促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生态型、观光型和外汇型农业转型发展。

  2.力促制造业领跑广东。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植发展“双轮驱动”,力争20xx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万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制造业城市。推进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有色金属及制品等优势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现代制造,重点开发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等智能产业和产品。用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政策,着力引进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发展壮大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南海经济开发区,乐平、沧江工业园等建设,全力打造白色家电、新型显示器件、现代陶瓷三大世界级和九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3.力推第三产业加速提效。坚持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相促进,重点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工业设计、科技信息、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引进律师、会计、评估等专业服务业,合理布局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建成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探索制造业主辅分离,选择产值在亿元以上的若干企业试点,促进企业走专业化、集聚化道路,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力争“xx”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

  4.大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利器,任何时候不能松懈。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国内大企业布局华南地区的新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内生增长与嫁接增长、产学研带动与金融带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龙头大项目,促进国内外大企业落户佛山,力争“xx”时期新增世界500强企业20家,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0亿美元。

  5.深入扩大内需。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培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休闲等消费热点。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内地市场和农村市场,扩大佛山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力争“xx”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20xx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超500亿美元。

  6.强化金融、科技、人才支撑作用。促进金融、科技、人才与产业相融合,让金融、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双翼”,让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大胆创新金融发展,引进培育各类新型金融机构,“xx”时期,辖区内5家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商行,至少组建5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分别达到20家和80家以上,创投基金超过50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业发展,促进民间资本与产业有效融合,带动佛山民间财富增长。积极推进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支持企业成为“新三板”试点,大力推动企业上市,力争20xx年上市公司超过80家,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发挥财政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科技研发,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力争20xx年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3%。进一步密切与中科院、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力争每年引进一所知名科研院所与佛山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中国南方智谷”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径创新平台,推动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转化。重点建设佛山高新区创新创业园,发展一批科技孵化器项目,让一批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企业家懂得投资人才比投资设备往往更有效,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善待人才,从分享“人口红利”到分享“人才红利”。完善人才落户、住房、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人才绿色通道”,让千军万马扎根佛山。以产业和项目为载体,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20xx年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

  7.破解土地、环境容量瓶颈。土地和环境容量是未来我市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必须找到抓手予以突破。以“三旧”改造破解土地瓶颈。今年市政府已出台1号文件,明确要求禅城区不低于40%、其他区不低于60%的旧厂房、旧物业改造面积,优先用于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从今年起,连续三年市、区财政每年共拿出10亿元,进行土地储备和鼓励旧厂房、旧物业的土地流动,推动连片开发。以节能减排提升环境容量。严格环保准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运用科技手段等方式促进减排,实现经济与环境相融共赢。组织家具、纺织、铝型材等重点行业专业平台,集中精力研究开发行业环保技术,推动绿色制造、低碳发展。建立污染减排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求发展!

  二、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也可能降低生活质量,在地区竞争中城市建设与管理殊显重要,我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认识。

  8.打造“佛山新城区”。实行“强中心”战略,加速推进东平新城开发建设,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具有现代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方针,把东平新城总规划面积划分为核心区、重点控制区、协调区三个层次分类推进、市区联动,促使佛山新城区尽快成型,展现英姿。发挥佛山新城区引领带动作用,联接、促进禅城-桂城、大良-容桂两大组团互动发展,形成佛山城市中轴线,彰显现代化大城市风貌。

  9.深化组团城市建设。坚持组团城市发展道路,强化全市统筹和引导,推动规划实施评价考核,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支持各组团在全市统一规划框架下,依据自身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进行差异化的开发建设,形成“1+2+5”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健全组团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和跨部门协调机制,加速推进组团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给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智能化。以畅通人流、物流为目标,深化组团之间快速公路、轨道、快线公交等建设,打通组团之间交通瓶颈;调整优化现有交通路网格局,力争将过境国道迁至区域边界。加快佛山西站、东平新城交通枢纽中心、佛山引航中心、港口、公交站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各类交通运输方式“零换乘”和无缝对接。建设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完善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智能交通服务体系。优化公交布局,完善市、区、镇、村四级公共交通网络,改善公交服务水平,逐年提高公交分担率,力争20xx年达到35%。以“三网融合”为抓手,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与管理各领域的应用,构建全市统一的智能服务基础平台,打造智能城管、数字城管。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完善管理薄弱环节,发动市民行动起来献言献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水平,做到智能高效、秩序井然。

  10.推动广佛同城化发展。全面落实《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创新同城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同城合作效率,率先在产业、交通、通讯、金融、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同城,20xx年基本实现广佛同城化,使广佛都市圈成为珠三角强有力的新经济增长极,示范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建设。

  11.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计划,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建设一批名镇、名村,示范带动宜居城乡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完善农村股权分配和流转机制,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改革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实施政经分离。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和农村财务监控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农村管理。

  12.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用“大环保”理念和科技信息手段,深入推进水、大气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整治小锅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五年内全部淘汰黄标车和小锅炉。强化内河涌治理,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20xx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土壤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水患应对能力,让水真正成为我们的财富和朋友。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完善城市道路绿网和水系绿网骨架,增加中心城区绿量,规划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农业生态公园等绿色开敞空间,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显著提升城市生活质量。20xx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成为蓝天碧水、绿意盎然的花园城市。

  三、统筹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

  踞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佛山市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生活更幸福。

  13.打造智能教育。民富根本在于教育。打造“佛山e教育”品牌,推动信息化与教育相融合,建立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和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学习型佛山建设,使全体市民享受终身教育。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20xx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14.发展智能医疗。健康是民生之本。加快“健康e园”工程建设,构建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让人人拥有一个电子化的家庭医生,20xx年全市居民电子诊疗和电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率达到90%以上。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满足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逐步解决市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建设中医药强市。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15.建设智能文化。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坚持文化与产业对接、与城市结合、与人相融,让文化促进产业发展、城市提升、民生改善。加快智能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传承发展陶瓷文化、粤剧文化、武术文化等岭南文化神韵,打造西樵山等一批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大型城市文化街区和文化新地标,塑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形象。

  1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全市之力,形成五区联创、城乡联创、全民共创格局。对照要求,查找不足,实施重点突破、难点攻关,组织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专项整治,确保城市综合环境全面改善,使社会环境、城市管理、人文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17.提升市民幸福感。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使广大市民共享发展的“幸福成果”。着力统筹城乡就业服务,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倡导勤劳创业,防止养懒罚勤。持续扩大养老、医疗等五大险种参保人数,不断提高待遇水平,实现“新农保”全覆盖。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财政要雪中送炭,重点对弱势困难群众提供教育、医疗、住房、低保等救助。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继续做好对口援建和扶贫开发工作,力争用两年时间,扶持高明革命老区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监管,让生活在佛山的市民更有安全感!

  “xx”主要指标与战略目标明确后,核心在落实,早抓早主动,迟抓更被动。必须将上述各项指标分解到每年、每月、每日的具体工作中,尤其要分解到各区、镇(街)、各部门,以及每一个人。20xx年是“xx”开局之年,不能简单以每年五分之一来对待,而是要力争开好局。政府将探索建立每季度工作考核制度,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各位代表!做好上述工作,必须加强两项建设:

  一是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发展与否看稳定,稳定与否看法治。建设法治文明模范城市,是我市“xx”重要任务。政府要成为法治建设的先行者,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推动形成依靠法律、尊重法律的社会潮流。全体市民平等接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农村分红等信访问题均要导入法律程序来解决,让法律说了算。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确保程序公开透明,确保诉求依法办理,弘扬社会浩然正气。始终坚定一个共识,支持民主和法治,反对专权和腐败,推动佛山率先走进“法治文明”。

  二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继续深化区级大部制和镇(街)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合理整合有关部门职能,建立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监管到位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划分市区事权,该放的放活,该收的收好,突出城乡规划、组团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市统筹。根据各区发展的差异性,改进考核体系和配套政策,促进五区竞合发展。建立重大工作任务倒逼机制,激发公务员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干劲。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尤其要活化市直公务员队伍,使之既能够“走上去”,争取上级的支持;又能够“走出去”,善于抓项目、引外资;还能够“走下去”,善于统筹、指导和帮助各区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基层遮风挡雨的伞。根据业绩选人用人,实施市级机关绩效考评。强化信息化应用,精简文风会风,力争成为珠三角最高效、开明的政府之一。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充分依靠政协智慧,努力建设一个清正廉洁、务实高效、人民信赖的政府!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正等待我们去描绘,人生的意义就在积极奋斗中。让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立即行动起来,大干一场,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

        关于20xx年佛山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省应对危机的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顺利完成市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完成生产总值4814.50亿元,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8.06万元(折合1.18万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4.70亿元,增长11.71%;税收总额668.75亿元,增长6.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0.56亿元,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05亿元,增长21.3%。

  ——节能环保取得实效。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6.93%,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16.12%和12.79 %,完成省下达的年度削减目标,在全省排名第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8.83%,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8%。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7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万元,增长10.8%,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45.01亿元,比年初增长12.9%。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在逆势中率先突围

  抢抓机遇,以重点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及时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全年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9项,已完成2项,累计完成投资4.53亿元;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52项,已立项或开工47项,完成投资236.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6.4%;市重点建设项目289项,已立项或开工266项,预计完成投资36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63.8%。

  内外并举,引领企业开拓市场。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开展“广货全国行”等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累计实现经贸合作金额497.58亿元。稳定外贸出口,引导企业通过展会、经贸洽谈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共达成贸易协议28亿多美元。全市进出口总值383.39亿美元,其中出口245.78亿美元。

  居强服务,为中小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抓好2800亿元授信额度的落实工作,全年新增贷款总额超过2273亿元,其中企业贷款1312亿元。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担保机构共为1880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83亿元。南海、顺德区分别实施“雄鹰计划”、“龙腾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准入等瓶颈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二)贯彻实施《规划纲要》,区域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

  广佛同城化建设开局良好。与广州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共同推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的对接以及水和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治。去年计划推进的52个重点项目有46项进展顺利,其中15项已完成。

  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初见成效。配合做好珠三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专项规划。推动与珠三角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广肇城际轨道佛山至肇庆段动工建设,广珠西二期、江肇等高速公路建设顺利。启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三市确定首批37个重点合作项目。

  佛港澳深化合作取得突破。出台落实CEPA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与港澳建立政府高层沟通互动机制。佛港澳确定在科技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务业等4个方面开展重点交流合作。佛港在金融、运输、教育培训、医疗门诊、工业设计、粤港电子签名证书互认试点应用等领域合作进展良好,4家港资银行获批在佛山设立异地支行。成功承办全国商务系统落实CEPA示范城市佛山现场工作会。

  (三)大力推进产业转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现代农业向“精、优、强”发展。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26个,其中省径园区2个。国通物流、海峡两岸创意农业城、兰花科技园等23个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得到提高,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取得新成绩,顺德区成为“中国鳗鱼之乡”,三水区“乐平雪梨瓜”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明显。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2743.49亿元,增长15.1%。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00亿元,增长2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3家。光电显示、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市列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全年新增世界500强项目8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0.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74亿美元。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市成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绩,佛山(清远)、(云浮)产业转移园均成为省径示范转移园区。

  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89.99亿元,增长16.1%,占GDP比重35.1%,同比提高1.2 个百分点。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加快,累计引进23个项目,投资总额65亿元。举办佛山首届现代服务业暨第六届佛山(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我市成为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顺德区乐从镇获批首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举办首届“中国(佛山)陶瓷节”和机械装备、节能环保、家电、家具等专业展会。广东工业设计城引进50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佛山创意产业园、南海动漫虚拟创业园建设初具规模。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积极开展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促成各类院企合作项目近100项。禅城区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设立佛山火炬创新创业园等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高新技术企业320家,新增省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专利、品牌、标准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17.7%和76.5%,新增中国驰名商标9件,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105项、行业标准8项。人才战略有效实施,引进外国专家及留学人才450名。

  (四)大力推进城市转型,城市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制定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系列政策文件,启动首批28个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项目、5个宅基地换房试点工作。13个村居完成集体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任务,2467个村组完成“两确权”工作,南海区基本解决“出嫁女”权益问题。集体土地和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三水区率先建立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心和开展消除农村财务“白头单”结算试点。镇(街道)公交不断完善,全市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行政村之间道路硬底化率均达100%。

  “三旧”改造成效显著。出台《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xx-20xx年)》,积极争取国家、省的政策支持。全市启动改造项目229个,完成改造项目115个,完成改造新建面积710万平方米。祖庙-东华里、高明区旧汽车站、三水区西南涌等一批改造项目成效显著。成功承办全省“三旧”改造工作现场会。

  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广佛轨道交通首通段土建施工基本完成。广明高速西樵至更楼段、广佛高速扩建、西二环和顺立交收费站及连接线建成通车。禅西大道一期、“一环”南拓一期等33个市重点项目动工建设。佛山机场民航成功复航。第二饮用水源首期工程试产通水。“U-佛山”建设全面铺开,一批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各城市组团规划进一步完善。东平新城启动公共文化综合体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站等11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大城管”、“大综管”战略,城市综合执法和综合监管力度加大,城市环境和秩序明显改善。积极打造“数字城管”,市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工建设。

  (五)大力推进环境再造,科学发展的支撑体系日趋完善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建、续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4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7.3万吨/日。以汾江河及内河涌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时隔20xx年成功举行端午节汾江河龙舟赛。以机动车尾气、陶瓷行业污染物排放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三年促变,绿地佛山”战略深入实施,新增绿地面积203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567万平方米。顺利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工作。

  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顺德区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并实施大部制改革,市级部门进一步向顺德区下放行政审批和日常管理事项。南海区狮山镇、顺德区容桂街道简政强镇事权改革试点顺利推进。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取得成效,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试点城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发展三项计划成果显著,5家小额贷款公司获准开业,新增上市公司4家,南方风机成为全国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质押、企业股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得到推广;顺德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并挂牌营业。联合国支持产业集群与资本运作(佛山)国际示范城市项目正式运作。保险业服务“三农”取得实效,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投保覆盖率超过61%,三水区建立国内首例“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模式。财政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探索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试点,将绩效评价引入预算资金分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快,公务卡改革全面实施。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全市财政一般预算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支出236.98亿元,增长9.62%。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通过开发、收集公益性岗位安置城乡就业难人员,通过举办各类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南海区试点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顺德区将完全被征土地农村居民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教育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禅城、南海、顺德区被评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推进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做好中小学代课教师入编工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社区、村居卫生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2%。。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行“魅力佛山·秋色辉煌”大巡游及第八届亚洲游泳锦标赛等一批体育赛事,我市荣获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南海区率先建立镇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信访工作、环境污染、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支援汶川水磨镇重建工作扎实有效,“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进。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水稻险种实现全投保,覆盖率为100%。建设保障性住房2440套。解决了175户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2平方米的渔民住房问题。新建4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完成20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居民住院医保实现市级统筹,门诊基本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大学生及中职校学生被纳入居民医保对象。开展生猪及其肉品专项整治行动,蔬菜抽检合格率超过99%,生猪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99.8%,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市完成200人以上、革命老区50人以上自然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2个。完成老区村饮水改造工程132个。全年农村(社区)放映公益电影1.12万场次,引进高雅艺术展演17场。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277元。禅城、南海、顺德区低保标准提高到350元/人·月,高明、三水区提高到310元/人·月。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积极向人大会报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282件,办复率达100%。全面清理政府及其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政府公信力和透明度得到提高。积极推行网络问政,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进一步完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厉行节约,大力压缩行政开支。开展以“廉政、效能、服务”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活动,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与此同时,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事业,双拥优抚、粮食储备、物价、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方志、人防、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获得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研判形势,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民营企业是佛山发展之根本,同时充分认识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大力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四是必须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统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五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更好地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引领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佛山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央、省驻佛山单位,驻佛山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佛山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内外友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力度亟待加大;土地、能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重道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仍需加强;城市生活环境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社会和谐稳定还存在较大隐忧;政府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并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狂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xx”规划目标、为“xx”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并力争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xx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规划纲要》,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大力实施“三着力一推进”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全面完成“xx”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狂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完成省下达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全社会试验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占GDP比重达1.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扩内需调结构。进一步落实家电、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企业参加国内各类产品展销会和开展“广货全国行”活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探索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加快以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切实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动工建设。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引导各类资本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业,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作方案和扶持办法,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统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光电、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新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其中重点主攻光电、新材料、现代服务业,力争到20xx年这三大产业规模均超1千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居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实施服务业“314”计划[1],稳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并举,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扶持措施,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重点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创意设计、信息服务、总部经济等十一类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促进服务外包业发展。进一步推进佛港澳在科技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抓紧落实佛港、佛澳合作各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广东九江综合保税区”创建工作,支持顺德区申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咎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我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链提升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联合国支持产业集群和资本运作(佛山)国际示范城市项目建设,带动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企业走低碳、清洁、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做好“双转移”工作。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上市、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手段加快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壮大。

  以“四化融合”构建“智慧佛山”。认真实施《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推动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要培育与信息化相关联的新兴产业,又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各个环节的运用和渗透。以信息化提升城市化,既要积极推进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物联网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又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和措施,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智能治安、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文化等等,使我市加快迈向信息社会。以信息化加快国际化步伐,既要在微观层面引领企业不断应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又要在宏观管理上加快实施通关电子化、一体化,为企业走向世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国际化发展。深化佛港澳电子商务应用合作,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外包业,打造广东重要的外包服务业基地。

  居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全面推进与中科院的战略合作,加紧建设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在佛山转化。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纲要,实施专利、标准、品牌战略工作考核办法,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专利联盟、标准联盟和品牌联盟。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风险投资、技术交易、公共检测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一批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室落户佛山。积极争取广东金融高新区成为“新三板”试点园区。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工程,着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我市创业和发展。

  (二)着力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千方百计促农村居民增收。实施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物业改造、转移就业、合作经营、农民创业、财税补贴等多种途径,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工资性、经营性、转移性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支持高明区加快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步伐。

  盔一步激发农村改革活力。全面铺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加紧完成“两确权”工作,推进“股权到人改股权到户”改革,有效解决“出嫁女”权益问题。稳步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农村宅基地换房试点建设,完成首批试点村居建设任务。探索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试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编制《佛山市城乡统筹规划》,以规划引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加快公路网、交通站场、天然气管网、生态建设等9大类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力争到今年底,全市城市化水平达92.37%,自然村通公交率达7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7%。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细则和绩效考评机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探索在村(居)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将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延伸到乡村。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以园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培育引进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项目,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

  以“三旧”改造重塑城乡新貌。实施“三旧”改造“532”工程[2],用3年时间实现“旧貌换新颜,三年建造新佛山”目标。今年争取完成“三旧”改造项目用地面积5万亩,并培植30个市级先进改造示范点。用足用好“三旧”改造政策,完善历史用地手续。加强土地储备,增强政府土地调控能力。

  (三)着力提升民生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富裕和谐佛山

  以“迎亚运”为契机,全力维护佛山安全和谐稳定。扎实做好亚运佛山赛区安保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和防控体系,依法坚决打击涉黑势力、团伙犯罪以及“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平安佛山”建设。加强信访维稳和人民调解工作,扎实做好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应急平台建设。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以完善路网系统为核心,大力加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落实城乡交通升级计划及实施方案,统筹区域交通站场、港航建设,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零换乘”和无缝对接。加快广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首通段今年10月建成通车。启动广佛环线建设。加快推进禅西大道、“一环”西延线、广明高速东段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区限摩工作。继续实施公共交通共同体模式改革,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力争今年实现全市交通公交分担率12%的目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积极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力争今年通过国家验收。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以建设宜居城乡为目标,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实施迎亚运环境升级计划,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的控制和整治。全面开展跨界河流、广佛接壤区域河涌和比赛场馆周边河涌的治理和保洁工作。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完成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任务。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确保完成“xx”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严格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查处违规违法用地行为。积极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面推进绿道[3]规划建设,构建城市道路绿网和水系绿网骨架,建设岭南绿城。加强“不开发区”规划建设,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贴等生态补偿机制。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城乡就业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办法,鼓励农村居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促进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加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高级技工学校规划建设。落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两相当”[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人口计生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情暖佛山”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现代化大城市意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历史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完成祖庙修缮工作。推进文化资源整合,把“佛山秋色欢乐节”打造成为佛山特色、中国知名的文化品牌。积极创建“中国书法名城”。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打造城市品牌,提升佛山知名度。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快形成崇尚健身的良好社会风气。全力办好亚运会拳击和花样游泳比赛。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积极推动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让同城化和区域一体化成果更好地惠及佛山市民。

  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对口援疆、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和部署。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新疆伽师县工作,力争年内初见成效。继续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通过智力扶贫、劳务扶贫等方式,提高帮扶地区“造血”功能,达到自主脱贫。全面完成支援汶川水磨镇恢复重建任务。

  重点办好10件民生实事。(1)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600套,力争到年底基本解决20xx年调查在册的7400户、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3)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将全市基本农田列入“不开发区”范围,依法严格保护,对承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责任单位给予财政补贴。(4)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在顺德区开展政策性生猪保险险种试点。(5)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常住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人均25元以上。新建24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启动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建设和第四人民医院改造工程。(6)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今年全市要按省要求的校舍安全工程改造项目,完成加固、改造、重建校舍工程9.51万平方米。(7)扩大“明天计划”实施范围。将“明天计划”扩大到159名低保临界家庭残疾子女,安排适宜手术的122名低保临界家庭儿童入院实施手术。(8)实施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对270户农村低保户、散居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危旧房进行改造。(9)完善高龄老人津贴制度。从今年7月1日起,对全市9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其中,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15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300元。(10)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今年1月起,对20xx年12月31日前(含本日),已领取基本养老金的23.46万多名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

  (四)推进改革促发展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参照顺德区大部制改革模式,在全市各区深入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支持顺德区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工作。在全市各镇(街道)全面开展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强化面向基层和群众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事权下放工作,重点做好区向镇(街道)下放事权工作。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网络一体化建设,将行政服务内联五区、外延村居。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居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积极倡导和支持志愿者服务,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社团、公益慈善机构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诚信自律、良性发展。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为明年村(居)换届选举工作打好基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制度,逐步使优秀农民工融入城市。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坚持公共财政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与问效体系。加强公共融资平台监管制度建设,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深入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大力推进金融业创新发展,争取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改革综合试点区。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农信社分批改制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推广政策性农业贷款担保基金模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打造证券市场“佛山板块”。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权力运行。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编制好“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网络问政平台,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建立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行政效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继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强化公务员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佛山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续写佛山发展新辉煌而努力奋斗!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报告格式工会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总结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报告模板监事会工作报告团委工作报告董事会工作报告法院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