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4 来源:心得体会
xx老师因为要参加一级教师的考评,要上一节考评课,上周就同我讲,让我有时间去听她的试教课,我很是高兴,因为听课对我来讲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个教师都有每个教师的风格,好的方面都值得借鉴和相互学习。
今天早上xx老师又打来电话,很有诚意,试教课是在xx班(xx老师是借班上课),上午第二节,我刚好没课。本学期我因为是跨年级上课,一个初三,一个初一,所以在课务安排上是弄得乱七八糟的,基本上每天要么是上第一节和第四节,要么是第二节和第四节,但我很少抱怨,既然自己选择了跨班上课,就要想到这种课务安排上的不便,任何事情做了再去抱怨,就等于不做,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应减少抱怨。这种课务安排尽管有诸多不便,但也有一点好的地方是我上完一个年级之后,可以静下心来,反思我的教学,也有充分的时间让我去思考和准备下一个年级的教学任务。
还是言归正传,回到听课上来。今天xx老师上的是初一内容(2.5有理数的乘方(1)),这一课对初一学生来讲并不是很难,但这一节课,有关乘方的概念很多,一些符号的处理以及底数为分数和负数时乘方的运算,对学生来讲想全部弄灵清,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概念课的教学太繁琐,要想上好也是不容易的。
听完之后,我认为xx老师的这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在设计和处理上是非常成功的。一开始用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故事引入一些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的形式,很自然地提出乘方的概念,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学生也很有兴趣,也容易接受,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情趣。并且xx老师在课堂结尾处对引入的问题也很好地和学生进行了探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认为这一点很好,起到了一个前后呼应的效果。现在有很多课前面引入的问题和案例到最后新课上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就弄不懂你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入,引入的目的何在?
xx老师在课堂上对概念的讲解非常细致,如幂和乘方的区别、底数和指数的辨别.......特别让我感兴趣的是她设计了一张表格,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乘方的形式,以填表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关概念(底数、指数、乘方所表示的意义、幂、运算结果等),她选的这些乘方应该很有代表性,底数有负数、分数的情况,很容易混淆,在填表的过程中学生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我认为这非常好,我们的课堂就是要暴露问题,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反而不正常,在xx老师的细心讲解和引导下,我相信通过这张表,学生对本节课概念中的很多问题是有了很深的理解。看得出xx老师这张表是用心设计的,有很深的研究,值得学习。
xx老师尽管是借班上课,但和学生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默契,这得益于她的亲和力,应该说在本节课中,xx老师都是充满自信和激情的,也是面带笑容,所以感觉听课不是很累,我认为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微笑,只有你自己有自信和激情,才能感染学生,让学生能高效投入到课堂中去。xx老师如果能长期保持这样一种好的心态,我相信她以后在教学上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xx老师的初一带了好几届,应该来讲对初一教学,她是很有研究的,她的细致耐心的讲解也非常适合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概念讲解非常到位,对学生的解题规范也扣得很细。这一点值得我好好学习,想想我自己在初一教学,在教学中很多方面都是粗线条的,太注重思想和方法,对概念的讲解也不是扣得很细,对学生的解题规范也不是抓得很紧,可能对初三教学还可以适合,但对初一学生来讲,有时也需要xx老师这样一种细致、严谨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可能是男女有别,但相互借鉴,互补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听完本节课之后,也有几点值得商榷的想法:
首先是有关多媒体的使用问题。因为xx和xx(我现在任教的班级)多媒体还没有安装,所以xx老师今天这节课,不能用多媒体展示或投影相关问题,这导致xx老师上这节课很不习惯,我和xx老师也谈到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通病,现在绝大部分的教师如果没有多媒体、离开了课件,真不知道课怎么处理。
我刚开始上xx班,也是极不适应,因为没有多媒体的展示或投影,有时上课真的很抱怨,真的觉得要浪费很多时间,但现在时间长了,也慢慢适应没有多媒体的日子,因为没有多媒体,就逼着我动脑筋,想办法,最大限度地高教学效率,不能展示,怎么办?因为现在是小班化,一个班30人,这好办,学生题目做好之后,我可以用小组合作和教师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个性化,一对一的帮扶,学生上黑板板述也很少用了,因为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处理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差。有时想想没有多媒体也好,至少学生的眼睛不会受到光辐射,近视的程度也会减缓一点。所以我很羡慕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没有多媒体,教室里全是黑板,以学生讲为主,教师很少参与。[!--empirenews.page--]
其次是课堂中对很多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的问题,是不是都要老师提前预设好,在课堂上细致全面地给学生指出来。有时我也想,我们的课堂能不能适当留白,只把一些核心知识点讲透就可以了,有些问题不一定都要在一节课全部让学生去弄清楚,并且有些学生自我内化的过程是很慢的,在课堂上不一定完全可以消化。实际上有些问题,学生这节课可能弄不灵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慢慢会悟到,很自然的就不会犯这些错误,有时我们在教学中也不一定要完全面面俱到,学生做题中要犯错识,就让他去错好了,有些问题时间长了,我们不讲学生也会懂的。现在强行弄灵清,可能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大。
如新教材对省略加号和的形式这一个内容的处理我认为就非常好,以前的旧教材中就有一节课讲到如保省略加号和的形式这一课题,但现在新教材就不提如何省略加号和的形式这一课题,为什么不提?我认为时间长了,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学生自然就会悟到这一点,你不讲省略,他们自己都会省略,因为省略,书写、计算起来方便。以前的老教材在上这一节时,学生还很难理解,你老师在讲减法时要转化为加法,添上加号,现在要省略加号,不是自相矛盾吗?给我们当时的教学也带来很大的困难,现在好了,不提这个了,这样处理反而更好,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本就不是问题,以后不讲,学生就给你省略了,你专家、老师着什么急呀?所以我个人认为有些问题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弄灵清,有时我们教师放一放,或以后去讲,可能学生更容易接受。
最后是课堂中教师讲解时间控制的问题。这个是现今教育模式下的通病,我们总是提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可真正有几个老师和几个学校可以做到。大部分课堂你在下面听听都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正因为如此,所以杜郎口中学在改革初期,是强势推进,教师在课堂上一分钟都不让讲,一开始,全体教师是很不适应,冤声载道,但后来时间长了,也都慢慢适应了,反而觉得挺好的,你教师不讲了,学生就会讲了,你老师会讲,学生就不会讲了。
今年的初三教学,我是很不适应,学生上课很沉闷,没有激情,感觉很痛苦,同上届相比,会讲的学生,上课能提出来问题的学生太少了,成绩好的几个学生也只知道自己做题,你让他们上台讲解,下面听的学生不知道讲什么,这样的学生分数再高,但能力很差,就算是能考上萧中,又有何用?想想我上届初三,在我的批导下每个班有10多个学生会讲,他们中有些学生最后的中考可能也不一定是很理想,但他们在我的课堂中所历练出的这种自信、激情和口头表达能力,我相信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因此在课堂中如何引导更多的学生提出问题,展示自己,值得我们更多的老师去研究。流水记之,互相学习。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