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24 来源:调研报告
干部积极开展下乡驻村活动, 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的干部来说是一种锻炼,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通过基层的洗礼,干部将更加成熟稳健。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乡住村调研报告,供大家借鉴。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对桃红坡村进行了帮扶前期的工作调研,深入桃红坡村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两委对本村情况的汇报和发展经济的设想与建议;深入25户农民家中进行家庭状况、收支构成和增收思路的抽样调研。综合思考,该村的具体情况和帮扶思路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县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桃红坡村基本情况
桃红坡村委座落在桃红坡镇的东南方向,是交口县的东大门,由桃红坡、候家坪、张村三个自然村组成,东与孝义市西泉镇相接,南与本县双池镇店则沟村相连,西与本镇吉子沟村相接,北与本镇栾子头村委石圪塔村相接,全村委面积大约在20平方千米左右,省道孝石线,桃临线贯穿全村。全村总人口达2000多人,其中非农人口500人左右,有耕地1192.3亩,2011年农业总产量260吨,人均收入4551元。建县以来,桃红坡驻扎着县级企事业机关数十个,百货、交电、食品加工、烟酒副食,应有尽有;行政机关有,工商、税务、公安、派出所、刑警队、邮电、电信、交警、变电站、供销公司等机关,所以被称之为“交口小香港”。
活动场所内办公、电视、电话、广播、远程教育网络和图书、象棋等设施配套齐全,各种规章制度上墙,选配了一名认真负责,有文化的村民担任代办员,直接属党支部、村委会领导,报酬落实。帮助村民办理包括退根还林、农机补贴、农村低保、两免一补、粮食直补、计划生育、医疗合作等20多项内容,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特别是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村民学习、了解信息提供了便利。发挥了活动场所的功能,使村级活动真正成为农技咨询,技术指导,信息发布的中心,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技术培训的阵地,凝集民心的载体和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
近年来村两委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固本强基”战略,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力求日常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不断开创村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下一步计划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发展”中的转型发展要求,计划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养殖业和第三产业经济。以改变过去单纯靠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三、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调研中干部群众对帮扶主要要求:盼送致富技术;
2、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农业领域全村目前无任何专业协会组织,使农户在技术、销售、互助等方面缺乏依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3、农民怕担风险,不敢进行高效农牧业投资,投入能力也不足。如适合发展大规模养殖业,但农户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不敢投资。除各户少量养鸡外,多数不敢养,怕赔不起。
4、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5、一些困难户经济条件太差,去年住房因雨倒塌或成危房,与周围反差十分明显,需予以关注。
6、与驻村企业关系不是很协调,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发展自己。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桃红坡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桃红坡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村、组制定一个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措施。要使这个规划家喻户晓,启发群众主动求发展的积极性。
2、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同时大力倡导农闲时到县城和附近煤矿企业做短工。
3、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初步拟定年内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2-3次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个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
4、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5、加强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着手解决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一是积极与县有关部门联系,尽快完成桃红坡村通户道路的硬化问题。二是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部分贫困户解决危房修缮问题。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通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决定因素,搞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县关于干部下乡住村进行帮扶工作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张庄乡南西河村,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目前农村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就南西河村在今后发展中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下面就干部下乡住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南西河村位于XX县城西南部,该村有人口535人,耕地面积有1200亩,林地面积20亩。村内有党员23名,村支部委员共计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该村主要经济作物为小麦、玉米、拱棚西瓜、胡萝卜、黄花菜、树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两委班子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文化程度普遍不高;
(2)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理论学习;
(3)民主、法律意识不够,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集体经济发展。
2、村两委班子思想不够解放。
(1)村两委班子思想观念滞后,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对研究村集体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和对策,只停留在上传下达、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脚步不快、力度不大;
(2)在农村工作的当中,日常事物比较多,比较复杂,不能很好的发挥每个党员干部的作用,存在协调性不够好。
3、农村干部队伍缺乏后继人。
(1)班子集体年龄老化,对于吸纳和培养年轻干部问题上认识不够,对年轻干部的使用问题上放不开,怕出问题;
(2)村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有脑的年轻人都把目光放在发展经济上,真正意义服务农村工作的年轻人较少,缺乏对年轻人的正确培养、引导;
(3)年轻党员的政治意识淡薄。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够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服务意识差,接待意识淡薄;
(4)农村干部的待遇低。工作的环境艰苦,任务又繁琐。村干部的待遇太低,不少的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甚至干脆不管。
4、部分村委会的两级班子不协调。
部分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不相互之间配合,不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两级班子应有的工作计划。
5、农村党组织活动难。
农村党员年龄大部分老化,且外出打工的又多,所以“一课三会”的制度落实不够好,活动很难开展,党员大会也较难召开。
6,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中还存在调产力度不大,还是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为主,对经济作物的发展还不够平衡。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努力扭转村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村集体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发挥出来。
2、、充分借助国家对农村小康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完善农村道路、人畜饮水、教育、医疗保障等民生基础性工程。
3、充分发挥本村传统优势产业,做好“一村一品”工作,努力在拱棚蔬菜、西瓜、胡萝卜种植、黄花菜种植方面大做文章,实现村集体在精品农业、加工产业、服务产业等诸多方面更高价值的农业生产模式。
4、做好对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对留守农村家庭的后勤服务工作,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创业,让外出人员成为增加经济收入的又一途径,成为村集体向外看世界的窗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的补充。
按照市委“走转送、排抓促”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到*县*镇*村驻点。期间,我严格按照市委要求,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八次党代会精神,宣传党的各项富民政策。召开了村委班子、村民代表、外出务工代表和企业主代表等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走访了20多户老党员和农户,详细了解了村内的情况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及问题。慰问了村里生活困难群众。较好的完成了此次为期一个月的蹲点驻村任务。现将驻村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开展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帮扶村实现农民生活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南辛屯村基本情况
*村隶属于*县*镇。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年集体收入3万元,2011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群众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外出务工有62人。义务教育情况:该村在校人数55人,无失学人员,无校车,校园无安全隐患。该村困难农户、学生情况:困难农户20户,占总户数10%,困难学生20人,占总学生数20%,各项补助都已发放到位,有过年基本生活保障。*村“两委”班子现有4人,学历结构为初中,支部书记和主人各一人,没有兼任。党员队伍情况较好,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群众反映情况较好。“两委”换届选举尚未开始,正在谋划当中。目前,村支部和村委会运转正常,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警务室建设情况:面积约12平方米,监督台设臵了办公处,办公设施、巡逻装备都齐全,数码相机、现场记录仪等现场执法装备齐全,台账和制度都上墙。
三、南辛屯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驻村过程中,我通过组织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发放调研问卷以及入户走访村民等形式,认真查找影响该村发展的问题,汇总如下:
1、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2、村里修路占用了村民部分土地,造成损失;村里水井较少,农民浇地困难。
3、发展思路不宽的问题。兼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凝聚力较强,但在谋划发展上,因循守旧,过于强调历史包袱和资金困难,拓展思维、谋划加快发展的思路还不宽,盘活现有资产、挖掘新的发展潜力的力度还不大,主动对接市场、把握新的发展机遇的意识还不强。
四、开展帮扶的目标和措施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根据南辛屯村实际,如何开展帮扶工作?我认为应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过三至五年努力把南辛屯村建设成为小康先进村。今明两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为以后奠定基础。
1、鼓励开展劳务输出,包括短期务工,增加农民近期收入。
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年内组织一批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同时大力倡导农闲时到县城和附近煤矿企业做短工。
2、联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作务水平。
初步拟定年内邀请有关农业方面的专家,进行2-3次科技知识讲座。配合县乡农技部门在该村分产业确定若干个农业科技示范点,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创造一个好的推广载体。
3、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重点建立养殖类、种植类专业协会组织,创建生产、技术、销售及农资服务载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
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通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