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婚丧嫁娶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2-20 来源:调研报告

  婚丧嫁娶彩礼过高现象,是否该治一治了?针对当前凉山州一些地区,特别是大凉山彝区婚丧嫁娶中出现的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十分突出的现象,今年3月1日起,州政府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团队,分4个调研小组分别赴包括西昌市、金阳县、雷波县、德昌县、冕宁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昭觉县、美姑县、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盐源县等14个县市进行了调研。

  3月30日,这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出炉了。

凉山州婚丧嫁娶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调研报告

  调研发现

  彝区高额彩礼现象突出

  调查发现,从婚事彩礼方面看,城镇彩礼普遍高于农村,婚事彩礼的高低多以女方的学历、家境及容貌而定,普遍在10-40万元之间,最高达100万元以上,农村彩礼普遍在5-25万元之间,最高接近50万元。彝区彩礼高于其他地区,其中:彝区城镇最低彩礼普遍在20万元以上、比其余7县市多1倍以上,农村多3万元以上。彝区内的“阿都”地区较其他地区更高,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高达100万元的“天价彩礼”。“再婚女”彩礼远远高于初婚,往往是其初婚时的1倍以上,三婚、多婚则高至数倍。

  一些深受高额彩礼之害的家庭,不得不寄希望于通过回收高额彩礼来减少经济损失。一些“有子无女”“多子少女”家庭想方设法超生女儿,用女儿出嫁的彩礼换回迎娶儿媳的彩礼,层层转嫁经济负担。

  婚丧嫁娶攀比之风太盛

  XX年以来,凉山州在彝区广泛开展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通过艰苦细致工作,全州厚养薄葬新风已逐渐形成,但仍有个别地方盛行攀比举丧之风,造成严重浪费。一些地方的彝族老人去世后,其女儿一般都会送2-3头牛,且姊妹之间存在互相攀比送牛之风,其他亲戚也会攀比送牛或折算现金送礼(一般按3000-4000元头折算)。在办理丧事时攀比宰牛杀牲畜之风愈演愈烈,从最初的宰杀10头牛演变成宰杀100头牲畜(至少应有20头牛),个别家庭甚至宰杀几十头、上百头牛,并通过“赛牛皮、比牛头”等方式进行炫耀卖弄。由于所宰杀牲畜仅能食用少量,多数因腐败变质弃之荒野,造成极大浪费。一些地方操办丧事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环境污染和极度浪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据调查,有的地方操办丧事仅燃放烟花爆竹一项耗费就高达4-5万元。

  各地婚宴规模越办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婚宴费用普遍高达5-10万元。人情消费名目也越来越多,调查发现,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每年用于宴请活动的开支平均约为4000-10000元,有的家庭年均随礼金额高达5-6万元;乡村群众开支约为XX-5000元,让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苦不堪言。

  调研结果

  95%受访者反对高额彩礼

  近年来,凉山州一些地区特别是大凉山彝区婚丧嫁娶中的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为回应群众关切,深入了解凉山州婚丧嫁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现状、产生根源及造成的影响,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从根本上遏制这一不良风气,州政府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启动后,通过书面调查、网络调查、微信调查等方式多渠道发放问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热烈讨论,有接近3万人次直接参与调查,回答相关问题。

  据悉,书面填写调查表的有8600余人,在“西昌点点生活”等网络平台投票的有5000余人,在“凉山在线”等微信公众平台投票的有7000余人(其中:造成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的原因等个别问题的投票人数达1.2万人以上),通过短信方式向相关领导、调研组成员、联络员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群众有1000余人。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三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凉山州婚丧嫁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非常严重;95%以上的干部群众对婚嫁高额彩礼和丧事大操大办等陋习表示反对,认为这些不良现象严重违背了民族传统习俗的初衷,有悖于中央关于“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热烈期盼和衷心拥护州委、州政府对此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整治,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有接近80%的干部群众认为办理一次丧葬活动所杀的牛够吃就行,接近50%的干部群众认为造成高额彩礼的主要原因是面子观念作祟;不少群众还对丧事办理铺张浪费由攀比杀牛向攀比抛撒礼物、燃放烟花爆竹等领域蔓延,以及人情消费名目日渐增多表示极度担忧。

  受婚丧嫁娶高额彩礼所累和影响,全州各级干部群众热切希望改变此种现象的心情可见一斑。

  对策建议

  妥善处理好六大关系

  近年来,各县市也相继探索出台了一些办法措施,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治理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盐源县XX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措施,限制高额彩礼,将全县婚嫁彩礼控制在全州中下水平;雷波县从去年开始在西宁片区试点推行婚嫁彩礼统一管理,将最高限额控制在8.6万元以下,形成了较为成功的“西宁经验”,周边的马边、屏山等县纷纷借鉴推广;美姑县XX年组建“德古”协会,积极借助民间力量规范婚嫁彩礼和婚丧事宜;其他一些县市结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州“十项规定”,也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规定红白喜事杀牛数量和宴请规模,鼓励采取汤锅、炒菜等菜品形式招待客人,逐步改变分“坨坨肉”的习惯,杜绝铺张浪费。

  综合分析各县市探索收获的有益经验和调研收集的意见建议,调研组认为,对婚丧嫁娶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问题,必须抓住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这个关键,坚持依法治理,妥善处理好“六大关系”:即尊重民俗与倡导新风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关系、公职人员与农村居民的关系、州内彝族与其他民族习俗的关系、收取彩礼与支持子女安居兴业的关系、凉山彝区与周边彝区的关系等。

  调研报告指出,彝族婚嫁彩礼和丧葬习俗,是彝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取缔了事,而应在充分尊重历史、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民族文化亮点、发扬民族文化闪光点,用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推动社会跨越进步。

相关推荐

辞职报告 实习报告 述职报告 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 工作报告 自查报告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格式市场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怎么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模板行业调研报告党建调研报告产业调研报告农村调研报告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基层党建调研报告学校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