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心得体会
编者按:课改包含了教程的改革,作者勇敢大胆对教程进行创新希望能得到其他老师的理解,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一年,我进行了第一次教材改革》当年的课改心得吧!
岁终年末,我想起了那一年我的第一次教材改革。那是20xx年,全国的第一次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号角的响声还未传到滑县教育大地。
那一年,我们镇里要举行优质课比赛,我报了社会课。后来,镇里选出了比赛课题,社会课是小学三年级《一粒米的来历》。领到了这个课题,我找来了三年级社会教材,反复读了几遍。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水稻的种植过程,从水稻的秧苗到插秧管理收获的全过程。我想:我们周围没有稻田,小学生对水稻种植过程了解很少,因此学生对这节课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这节课落脚点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一粒米的来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再者,课题中“一粒米的来历”中的“米”不应该单指“米”,而应该泛指粮食。那么,基于以上几点的思考,能不能把这节课“一粒未的来历”改成“一粒小麦的来历”。一个大胆的想法充斥了我的大脑。
改变教材的念头愈发膨胀。我找来了社会教学大纲,(当时称教学大纲)一句一句地仔细阅读,寻找改动教材的依据。忽然,一句可以根据乡土地理特点自动改动教材(大致意思,原话记不清楚了),让我两眼放光。把书往空中一抛,跳了起来,像是得到了什么保证似的,内心无比激动。马上行动,依据大纲,梳理教材,把水稻的种植过程改成了小麦的种植过程,翻地,播种,灌溉,收获。
一篇崭新的教材呈现在眼前,并且用两句半的形式对每一个管理过程进行了概括,生动有趣,便于学生记忆,还把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形式设计进了课堂。优质课比赛,自我感觉效果不错,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加上生动有趣的课堂游戏,学生很快了解了小麦的种植过程,知道了一粒小麦的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道理。但在评课环节,却受到了评委老师的质疑。“把课题都改了,这哪能行。”“考试是不会考小麦的种植过程的。”“课堂上怎么会出现三句半”……一连串的质疑,让我脸上发烧,一个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大男孩坐在那里,扣着手指甲,把头埋得很低很低,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敢吱声。老师们的说法似乎也很有道理,我也谦虚地接受了那些意见。
事后,再看看教学大纲上那句白纸黑字的原话。内心再次肯定了教材整合的正确性,合理性。但老师们的不认可,使我陷入了无奈。忽然,教体局教研室--------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耳畔回响,那是我心目中的权威,那是我朝思暮想的朝圣地。也许我的教材改革在那里能够得到认可,得到支持。我又一次像得到了什么保证似的,兴奋起来。第二天,请了假,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六十里外的教研室。教研室约一位老师告诉我,曹主任去城关欧阳中学听课了。我又骑上自行车,来到了欧阳初中。当时正好课间,见到了曹主任,告诉了曹主任教材整合思路,想征求一下曹主任的意见。曹主任微笑着对我说:“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只要你能把教材改好,你就可以改。”“你年轻,爱学习,善钻研,很好。”也许我的问题很简单,也许我的想法很幼稚,但从教研室曹主任那里汲取了力量,汲取了教材改革的动力。
从此,我认真学习课标,努力研读教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教材整合,趋美向善,探理求知,向着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不断前进成了我不懈的追求。
那一年,我进行了第一次教材改革。
十五年过去了,教材改革的那些事儿,还记忆犹新。这些年,我们都在教材改革,趁着教材改革的东风,一路疯狂,让学生受益,让教师成长。
作者|滑县万古镇后营小学 苏元威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