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心得体会
凡卡的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凡卡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凡卡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凡卡》,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2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节选,全文记叙了九岁的凡卡在圣诞节前夜给爷爷写信,向爷爷诉说自己在鞋店当学徒的悲惨遭遇,乞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内容以凡卡写信的顺序(准备写信-写信-寄信)安排,并有两处插叙(忆守夜、忆砍树)和意味深长的结尾(以梦结尾,含义深刻)。
本文表达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第二,采用了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文中以引用写信的内容为主,基调是“苦”;文中插叙回忆的内容,基调是“乐”。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所了解,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情感价值取向、隐含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孩子的悲惨生活,让学生明白凡卡的悲惨生活只是旧俄黑暗社会的一个缩影,激发学生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对旧俄黑暗社会的憎恨。隐含点就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爱国之情。
教材地位:
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本单元是继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后又安排的外国名著名篇专题。在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近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本单元的设计,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渡。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
二、重难点及目标的确立
1、课标要求:
《新课标》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单元课标: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阅读要求:
本册的阅读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
单元目标要求:一是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二是了解外国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并总结阅读外国文学的方法。
3、教参提示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难点是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4、课后问题提示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几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阅读要求中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
(2)课后第2题“把凡卡信中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提出的就是朗读的要求。加强朗读指导,既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写法的重要手段。
(3)课后第3题“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设计的意图是落实领悟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并且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课后第4题“把本课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对比读一读,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写几句话,分别赠给两位小主人公。”此题的设计是进行拓展延伸训练,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表达对沙俄统治下的穷苦人民的同情。
根据新课标第三学段的要求,依据单元导读,结合课后习题和教学参考,我确立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中“梦”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凡卡》本文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凡卡的回忆穿插在一起描写的方法。
三、教材处理:
这篇课文结构复杂,篇幅较长。本设计采用直奔重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抓住信的内容和凡卡对爷爷的哀求,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并且围绕教学重点,品读悲惨遭遇,引导感悟凡卡生活的痛苦,做到了重点突出。
1、感知悲惨,突出重点
(1)本文内容很丰富,其中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而信中最集中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教学中要把这三个自然段作为理解、体会的重点,尤其要把第8自然段作为重中之重,使内容和情感在学生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①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自由读,注意用红线标出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②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象看到了怎样的画面。③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④小结:9岁的凡卡在老板家过的就是这样痛苦的生活:挨打挨饿整天干活还睡不好觉。没有自由,没有尊严,连做人的基本权利都没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逃离这种非人的生活。
2、感受悲惨,突出重点
结合8、10、15自然段中的三次乞求,引导学生从三个叹号,两个省略号,指导朗读信中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三段话。读出他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学生
配乐朗读,此时学生再一次加深了对凡卡痛苦生活的理解,此时引读中心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相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指望”是什么意思?凡卡来大城市做学徒曾经指望过什么?为什么凡卡说他的生活没有指望了,生活连狗都不如!进而深入理解句子,感受凡卡现在生活的悲惨。
3、讨论结局,感受命运
关于文章的结尾,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不能仅停留在“凡卡没有写清收信人的地址,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这个表面答案上,还要深入理解,即使收到信,爷爷也无能为力。
(2)文章用“梦”结尾有什么含义?
最后,课文以凡卡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因为梦醒之后,生活依旧,甚至更加悲惨。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怒。
4、感悟写法,突破难点
结合文中回忆的内容与信相关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作者在凡卡写信过程中穿插了两次往事回忆,一次是爷爷守夜的情景和乡村圣诞节前夜美丽的夜景,一次是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时的“快乐”生活。这部分采用插叙描写,这样安排,意在与现实的悲惨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他在城里当学徒的悲惨生活。
5、拓展训练:
(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但梦总是要醒的,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契诃夫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不仅为我们塑造了“凡卡”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形象,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课后可以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可能满足于每位学生的需要。那需要我们教师做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而灵动,真正实现富有生命的课堂。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