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心得体会
会饮篇读后感范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饮篇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会饮篇读后感
“爱”是什么?
对于这个古老却不陈旧的话题,人们一般都能讲出个一二。或认为是一见钟情之爱,或认为是长相厮守之情,又或是平平淡淡生活中点滴情感的积累。在古希腊那个年代,人们对“爱”是什么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会饮》一书中,开篇斐德若做的第一个讲辞就对“爱”做了界定。他认为“爱”就是一种“品德”,是被爱之人对爱他的人表现出来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也一定会“引导人在生前和死后拥有美德和福气。”
哪种“爱”是“真爱”?
泡赛尼阿斯看出了斐德若对“爱”所做定义的漏洞,他进而补充到,“爱”有两种,一种是“属天的”,一种是“属民的”。在泡赛尼阿斯看来,如果相爱的一方热衷于另一方的金钱、容貌或是肉体上的愉悦,虽然这样也能使他感到身心上的满足与福气,但这不是“真爱”,因为这种基于物质形体上的情感,是“属民的”,这种爱“无论朋友还是敌人,都会阻止他,敌人会骂他媚俗、贱,朋友会责备他,为他不好意思”。
真正的爱,在泡赛尼阿斯看来,首先是男男之爱,这与古希腊崇尚男同和妇女身份低微有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爱的对象不是形体或形体的附属物,如金钱、容貌、官职等等,而应该是“灵魂”。这样一种爱一定是专一的,不会因“所爱的人身体如花凋谢,他就高飞远走”,也不会“从前说过的话、发的誓,统统不算数。”真爱一定是“有情人殷勤善待对自己百依百顺的情伴,情伴对有情人服服帖帖”,同时“有情人一方在心智睿哲和其他品德方面全心全意扶助情伴,情伴一方要热望受到这方面的管教和获得其他智慧”。只有在“委身”与“智慧”二者合二为一时,这样的爱才是“真爱”。
爱”应是有节制的、协调的
“恋上好人是好事儿,恋上放荡的人就是坏事了”,“它虽然给人带来快感,但会使人变得没有节制”,这是厄里克希马库斯作为一名医生从健康角度和情感角度所作出的讲辞。同时他还认为“健康”的爱应该是相互协调的,正如调和冷与热、苦与甜、燥与湿、高音与低音一样,“使他们产生一种适度的阴阳相交和调配”,按现代人的话语来讲,就是两个人在感情方面是互补的、合适的。
我们的“爱人”
阿里斯托芬在他的讲辞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起初人是有男性、女性和不男不女三种性别,而且都还是圆形的身体,但是后来因为他们自恃强大意欲挑战真神而被宙斯都给劈成了两半。于是被分开的两半就不停的去寻找失去的另一半,寻找那本该属于自己的“爱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阿里斯托芬之爱的对象侧重于人的身体,阿里斯托芬整个神话的讲述都在强调身体,从圆球人身体的分裂到后来人和自己另一半紧紧的拥抱都离不开身体。爱人所要寻找的就是那个一直让他魂牵梦萦的,而且是天造地设的那个“人”,并不是这个人的其他什么东西,这与苏格拉底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我们“爱人”还是爱“我们所爱”
在爱的对象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阿里斯托芬和苏格拉底产生了分歧。阿里斯托芬认为爱的本质在于个体性的拥抱,在于追求我们失去的另一半。苏格拉底认为“,爱欲完全在自身的深层结构中运作”,早在爱神被预设跟什么东西形成关系,并怎样处于这种关系之前,就已注定有对象。在苏格拉底看来,爱的对象是美善。由此可见,阿里斯托芬之爱是“爱我们爱人”,苏格拉底之“爱”是“爱我们所爱”。苏格拉底认为,“爱人”的躯体终将消散,而我们所钟爱的“美善”却是可以永恒存在的,这种“美善”或成为“灵魂”的东西才是我们最应该追求之物。
《会饮》通篇都在讲“爱神”,讲“爱”的故事,但是当我们读完书中几位(伟大)哲人的对话,如果仅仅认为这部历史著作就是在谈论男女之爱或者甚至是更“高尚”的男男之爱,那么这种认识也未免浅薄。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所有自认为聪明的人都在追求同样一件东西——智慧,而当时被公认为最高等级的智慧就是政治方面的“智识”,这涉及政体的类型,城邦的建构,对城邦中人们的治理等等问题。在《会饮》当中,苏格拉底所讲的“善”,很大程度上就是上面讲过的那种政治上的“智识”。同时我们还知道,在柏拉图看来,人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智慧,所以哲学这一词汇,也就是“追求智慧”,“爱智慧”之意。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发现,苏格拉底告诉了我们有那么一种永恒的,不朽的灵魂一样的东西是“善”,而柏拉图又告诫了我们,这种“善”它虽是永恒的,却永远不是一个定数,我们需要不停地去追逐它的脚步,我们所需要的不是获得肉体上或者实体上的一个“结果”,而是需要享受追求我们“所爱”的这一过程,而这,就是关于“爱”的哲学。
可是,这一“爱”的哲学,毕竟还是“精英”式的高深理论。我们没办法奢求普通民众都能读懂它,理解它,正如雅典的人们没有理解苏格拉底而最终将他处以死刑一样。所以,把哲学以诗歌的形式而不是高深的论文集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就有了它迫切的意义。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形式没能力说服或吸引大众,因此只有采用通俗易懂的诗歌形式,也许才能再一次避免苏格拉底式的悲剧重演,这也是为什么《会饮》比《会饮篇》更适合的深层次原因。虽有些许妥协的无奈,却也尊重了更广泛范围上的“民意”,更避免了曲高和寡式的“孤芳自赏”吧
范文大全 · 手机版 m.fwdq.com